[发明专利]一种超活性纳米钯颗粒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36791.2 | 申请日: | 201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5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曹荣;郑兆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31/28 | 分类号: | B01J3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2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活性纳米钯颗粒的合成方法,并拓宽了制备相关纳米颗粒的方法。本发明创新使用碘苯作为表面修饰剂,利用其既能有效的吸附金属纳米颗粒,又能利用其苯基提供有效的空间阻碍效应,在冰冻的丙酮所导致的反应液温度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溶解度突然下降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较为稳定的,内部和表面都具有高含量缺陷的钯纳米颗粒。本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形貌可控,应用范围广等特点,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 纳米 颗粒 合成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制备Pd纳米颗粒催化剂的方法,包括催化剂载体的制备、产物分离、洗涤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首先将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和碘苯溶于100℃的乙二醇溶液中;(2)然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K2PdCl4水溶液;(3)反应后,将反应溶液趁热倒入事先准备好的‑30℃丙酮中,随后离心分离,再用乙醇/丙酮的混合溶液洗涤沉淀数次,以除去剩余的乙二醇和过量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再将沉淀重新溶解于乙醇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3679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叶轮、压缩机及叶轮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螺旋弹簧的热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