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Tanner图构造技术的伪随机序列迭代捕获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19590.1 | 申请日: | 2010-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4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牛凯;康艳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7/58 | 分类号: | G06F7/58;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夏宪富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Tanner图构造技术的伪随机m序列迭代捕获的实现方法,操作步骤如下:(1)利用CPEG算法,对设定的m序列构造1个或多个描述m序列的码片之间的奇偶校验关系的Tanner图;(2)在构造的1个或多个不同结构的Tanner图上,应用消息传递算法对m序列的码片进行估计;(3)利用得到的m序列的码片的估计结果,对m序列的初始相位进行估计,从而完成m序列的捕获:将每次消息传递算法得到的码片估计结果进行分组,每组中的码片个数为m序列的阶数r,利用每组码片都能得到一个m序列的初始状态的估计结果;再选择出现次数最多的初始状态作为最终判决结果。本发明方法的最大优点是能适用于所有的m序列,并有较好的列迭代捕获的性能和较低的处理复杂度。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tanner 构造 技术 随机 序列 捕获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Tanner图构造技术的伪随机m序列迭代捕获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操作步骤:(1)利用约束条件下的边增长CPEG算法,对设定的m序列构造1个或多个描述m序列的码片之间的奇偶校验关系的Tanner图;(2)在所述构造的1个或多个不同结构的Tanner图上,应用消息传递算法对m序列的码片进行估计;(3)利用得到的m序列的码片的估计结果,对m序列的初始相位进行估计,从而完成m序列的捕获:将每次消息传递算法得到的码片估计结果进行分组,每组中的码片个数为m序列的阶数r,利用每组码片都能得到一个m序列的初始状态的估计结果;再选择出现次数最多的初始状态作为最终判决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1959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