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血水蛭高密度绿色生态养殖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10622.1 申请日: 2010-01-20
公开(公告)号: CN101766154A 公开(公告)日: 2010-07-07
发明(设计)人: 龚元 申请(专利权)人: 龚元
主分类号: A01K67/033 分类号: A01K67/033;A23K1/18
代理公司: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 42216 代理人: 陈德斌
地址: 434300湖北省公安县***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涉及一种吸血水蛭高密度工厂化养殖方法,属吸血水蛭人工养殖技术领域。该养殖方法是通过选址建池、投放种、投食喂料、产茧床的准备、产茧与孵化、幼蛭的培育、越冬等步骤人工养殖商品水蛭,并通过产茧与孵化步骤达到循环养殖。且在养殖过程中养殖的水蛭近亲繁殖三代后繁殖率下降时,通过与野生水蛭的交配达到种蛭复壮的目的。该养殖方法解决了现有因自然环境改变,污染源的增加,使自然生长的水蛭来源日益减少,无法满足日趋扩大的市场需求的问题。使用该养殖方法养殖水蛭投入小,产出多。投入种蛭100kg,可收得商品蛭200kg。既可修建大棚建池养殖,也可以使用农村宅基地、庭院或空闲房屋建池进行养殖,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搜索关键词: 吸血 水蛭 高密度 绿色生态 养殖 方法
【主权项】:
一种吸血水蛭高密度绿色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修建养殖池:选择排灌方便,避风向阳的地方修建大棚,在棚内按长方形、正方形或圆形修建养殖池,也可在室内修建;养殖池的大小可根据养殖场地大小设计,池与池之间能容人通行,一般以长方形池为好;养殖池的两个相对的池壁上斜相对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高,出水口低,出水口位于养殖池底侧,出水口上装有开关,进、出水口和养殖池口用40~200目的纱网罩住;(2)、养殖池消毒和放置养殖基质:养殖池建好后,先用50~10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7天,用清水洗净后,将处理好的养殖基质放入养殖池中;所述的养殖基质包括土、卵石、珊瑚石或水生植物中的其中一种,水生植物为水白菜、水葫芦;养殖基质可以单放,也可以混合放置,放置方法如下述的其中一种:(a)、用卵石或者珊瑚石与土按1∶5~10的比例混合后,呈斜坡形放置在养殖池底部分别于进出水口对面的一端;(b)、进出水口对面的任一端单放置土,另一端放置水;(c)、进出水口对面的任一端单放置卵石或珊瑚石,另一端放置水;(d)、可不放置土、卵石或珊瑚石,用水养殖,养殖时水面需养殖水生植物,水生植物为水白菜或水葫芦,占养殖面积的三分之二;基质放入前要做如下处理:土和卵石要在阳光下暴晒两天,珊瑚石要用清水洗净,洗净后再在阳光下暴晒两天;基质放置好后,由进水口沿池壁缓缓注入清水,水的PH值为6~6.5,水深20~25厘米,多余的水由出水口缓缓流出,形成微流水,水温控制在20~30℃;(3)、引种:第一次引种时间为3~5月份,将野外引种的水蛭按体长分好大小,分池饲养;日本医蛭体长小于2cm的为小水蛭,其它吸血水蛭如菲牛蛭、湖北牛蛭等体长小于4cm的为小水蛭;将分好大小的水蛭放入生理盐水中,浸泡20~40分钟后取出,用清水洗净放入养殖池中;按每立方米养殖水放养吸血水蛭5000~30000尾,让水蛭自由钻入基质中,观察一周,用镊子夹出死亡或变形的水蛭;(4)、喂食:种水蛭投放一周后开始喂食,喂养的饲料为猪、牛、羊或鸡的新鲜血液,血液中加入2‰~2%的柠檬酸钠,防止血液凝固;投放前将血液灌入家养的哺乳动物的肠中,扎成多段,投入池中供水蛭吸食,投喂量为水蛭重量的一至三倍,大水蛭每两周喂养一次,小水蛭一周喂养一次,不做种蛭的商品蛭两周喂养一次,喂食做到定点定时;待水蛭将血液吸食完后,将肠取出,取出时注意不要将肠上面吸附的水蛭带出,喂食完后要加大换水量,及时将血水换完;(5)、日常管理:(5.1)、每天记录水温,夏天气温高于35℃时,室外可用电扇降温,室内可加装空调降温;气温低于35℃时每天换水一次,气温高于35℃时,加大换水量,每天换水2~3次;(5.2)、越冬管理:第一年的水蛭在原池中越冬,冬眠时要将水排干,全池土层厚度为20~30cm,水蛭密度为每立方米30000~40000尾,土层湿度保持60~80%,越冬时土壤温度在0~15℃之间;日本医蛭和湖北牛蛭冬眠温度不低于0℃,菲牛蛭冬眠温度不低于5℃;(6)、准备产茧床:次年8~9月份建造产茧床,产茧床为泡沫箱或水泥池,大小不限,根据场地大小调整;泡沫箱大小600×600×400mm,水泥池1000×2000×600mm,用土壤做基质,土壤厚度为20~30厘米,土壤的湿度保持在60~80%,日本医蛭和湖北牛蛭冬眠时的土壤温度不低于0℃,菲牛蛭冬眠时的土壤温度不低于5℃;(7)、种蛭挑选:在次年10~11月份每次喂食时,要将腹部明显可见卵黄腺,活力好,体型较大的水蛭挑出,作为种蛭,其中日本医蛭体长不低于5cm,牛蛭属的种类包括菲牛蛭、湖北牛蛭体长不低于10cm;将种蛭挑出后,按每立方米500~1000尾投放于产茧床,待水蛭冬眠后产茧;冬眠时要保持湿度在60~80%不变,最低土壤温度湖北牛蛭、日本医蛭不低于0℃,菲牛蛭不低于5℃;第一年不能作为种蛭的,第二年喂养后再做种蛭;(8)、孵化:每年的3~5月份为水蛭产茧孵化期,惊蛰节气后观察产茧床,发现有水蛭茧出现,则将产出的水蛭茧用镊子轻轻取出;将5天内产的茧集中后孵化;孵化时将茧盛于盘中,放入人工气候箱内孵化,孵化时箱内温度为26~35℃、湿度为60~80%,孵化时间15~30天;将产茧后的水蛭用镊子夹出,消毒,待幼蛭孵化出来后与幼蛭一起喂养;(9)、幼蛭培育:孵化期间准备好幼蛭养殖容器,养殖容器为体积10~20升的泡沫箱、小型瓷制或陶制的水缸或者是玻璃缸,上面盖好纱布;孵化出的幼蛭集中喂养,一般和亲本一起喂养,每1000尾幼蛭放入产茧后的水蛭50~100尾;放置卵石或珊瑚石作为养殖基质,厚度为3~5cm,注入少量清水,以淹过石头一半为标准;养殖的同时喂入青蛙、黄鳝、泥鳅活体动物供幼蛭吸食,投喂的活体动物死亡后,要将死亡动物尽快夹出,仔细检查,不要将附在上面的幼蛭带出,两个月后转入小型商品蛭喂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元,未经龚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1062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