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解锰生产末端废水中锰离子的回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1644.1 | 申请日: | 2010-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8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段宁;王璠;潘涔轩;周长波;彭晓成;魏健;马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52;C02F1/42;C02F1/64;C02F1/28;C02F103/16;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胡福恒 |
地址: | 10001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解锰生产末端废水中锰离子的自动回收方法。它是将稳定后的生产废水经预处理后与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离子交换,在吸附饱和后,用浓度为0.5~1.5mol/L的H2SO4作再生剂,将吸附了Mn2+的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脱附再生,再生后的再生液形成高浓度的MnSO4,满足回用到电解锰生产制液工段的要求,低浓度再生液套用于下批再生操作。利用本方法可以使电解锰生产末端废水经上述处理后,出水无色透明,锰离子浓度接近于零,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排放限值。同时可将废水中的锰离子分离回收,从而实现了废水的有效治理与资源的回收利用,具有显著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锰 生产 末端 水中 离子 回收 方法 | ||
【主权项】:
电解锰生产末端废水中锰离子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电解锰企业产生的废水静置沉淀,除去水中泥沙等不溶性固体杂质,然后取上清液调节pH为4~7之间,在10~50℃和流量为3~9BV/h的条件下通过装填有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柱以除去废水中的Mn2+;b.阳离子交换柱在吸附饱和后,用H2SO4作再生剂,将吸附了Mn2+的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脱附再生,再生过程阳离子交换柱H2SO4流量为1~24BV/h;c.经阳离子交换柱再生后浓度高于15g/L的再生液回用到电解锰生产制液工段,浓度低于15g/L的再生液用于下批再生操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0164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