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电压变换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51987.9 | 申请日: | 200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1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韩永清;李韧;王鹏飞;杨勇;黄耿峰;张耀军;王永强;赵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诺尔哈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H02M1/1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刘英兰 |
地址: | 300381 天津市西***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电压变换电路,该电路由脉冲发生电路、逆变电路、变压隔离电路和整流滤波电路四部分组成。所述脉冲发生电路由电阻R1、R4、电容C7、U1和+15V电源连接组成;逆变电路由输入、电阻R2、R3、R5、R6、电容C1、C2、C3、C4、C8、电解电容E1、E2、场效应管Q1、Q2和自恢复保险R7连接组成;变压隔离电路由变压器T1连接组成;整流滤波电路由电容C5、C6二极管组D1、D2、D3、D4连接组成。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用性强;其制造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且电路可调,性能稳定可靠,适用范围广泛。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电压 变换 电路 | ||
【主权项】:
一种直流电压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由脉冲发生电路、逆变电路、变压隔离电路和整流滤波电路连接组成;所述脉冲发生电路中的U1为555定时器,其4脚和8脚接+15V电源,5脚和7脚悬空,2脚与6脚短接,1脚接地,电阻R1一端接U1的4脚另一端接6脚,电阻R4一端接U1的2脚,另一端接3脚,电容C7一端接U1的2脚,电容C7另一端接地;所述逆变电路中的电容C1与C2的一端共接到U1的3脚,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场效应管Q1的栅极,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场效应管Q2的栅极,电阻R2一端接场效应管Q1栅极,电阻R2另一端接输入,电阻R5的一端接场效应管Q2栅极,电阻R5另一端接地,场效应管Q1漏级接Q2漏极,场效应管Q1源极接输入,场效应管Q2源极接地,电容C3一端接输入,电容C3另一端接C8,电容C8另一端接地,电阻R3一端接输入,电阻R3另一端接电阻R6,电阻R6另一端接地,电解电容E1正极接输入,电解电容E1另一端接电解电容E2正极,电解电容E2另一端接地,连接电容C3、C8公共端、电阻R3、R6公共端和电解电容E1、E2公共端,自恢复保险R7一端接电解电容E1与电解电容E2公共端另一端接变压器T1的4端,电容C4一端接场效应管Q1与Q2公共端,电容C4另一端接自恢复保险R7的一端,自恢复保险R7另一端接变压器T1的2端;所述变压隔离电路中的T1为变压器组;所述整流电路的二极管组包括二极管D1、D2、D3、D4,二极管D1的1端接二极管D2的1端,二极管D1的2端接二极管D2的2端,二极管D1的3端接变压器T1的10端,二极管D2的3端接变压器T1的9端,二极管D3的1端接二极管D4的1端,二极管D3的2端接二极管D4的2端,二极管D3的3端接变压器T1的7端,二极管D4的3端接变压器T1的6端,电容C5一端接二极管D1的1端,电容C5另一端接二极管D1的2端,电容C6的一端接二极管D3的2端,电容C6另一端接二极管D3的1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诺尔哈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诺尔哈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2025198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