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细粒煤的电解压滤脱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3107.3 | 申请日: | 200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9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董宪姝;刘学忠;姚素玲;侯基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36/00 | 分类号: | B01D36/00;B01D25/12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江淑兰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细粒煤的电解压滤脱水装置,主要结构由加料箱、电解槽、铜电解环、铜电解板、铜电极网、搅拌机、抽液泵、电解电控箱、压滤机、液压伸缩油缸、压滤推拉板、支架、空气压缩机、压滤电控箱、压滤板、压滤内板、输液管、进水管、梯形凸纹、正负电极线组成,此装置加液、电解、输液、压滤、二次电解、脱水、吹动滤饼脱落、收集滤饼连续进行,一次完成,集机、电、水、气于一身,实现机械化、自动化,计算机程序控制、液晶显示,使细粒煤的脱水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比现有技术可提高工效2-3倍,是十分理想的细粒煤的电解压滤脱水装置,此装置也可用于其他矿粉的脱水处理。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粒 电解 压滤 脱水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细粒煤的电解压滤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结构由:加料箱、电解槽、铜电解环、铜电解板、铜电极网、抽液泵、搅拌机、电解电控箱、压滤机、液压伸缩油缸、压滤推拉板、支架、空气压缩机、压滤电控箱、压滤板、梯形凸纹、压滤内板、输液管、进水管、正负电极线组成;在电解槽(1)的下部为支架(9、10、11、12),在电解槽(1)的上部为槽盖(37),在槽盖(37)上中间位置设有搅拌机(4),搅拌机(4)穿过圆环形正电极(6)中心伸入到电解槽(1)内,槽盖(37)左、右部对称设有四个负电极(7、8、18、19);在电解槽(1)的左上部设置加液箱(2),加液箱(2)通过输液管(38)与电解槽(1)联通;电解槽(1)左侧部设置电解电控箱(3),电解电控箱(3)通过正极导线(14)与正电极(6)联接、通过负极导线(15)与负电极(7、8、18、19)联接、通过搅拌机导线(16)与搅拌机(4)联接、通过抽液泵导线(17)与抽液泵(5)联接;电解槽(1)内为电解液(40);电解槽(1)下部通过出液口(34)、抽液泵(5)、输液管(13)与压滤机(20)的进液口(35)联接;压滤机(20)左部设有支架(25、26),在支架(25、26)之间设置10个结构相同的压滤板(30)及压滤推板(31);压滤机(20)上部设有液压泵(22),液压泵(22)左部通过液压管(28)联接液压伸缩油缸(24),液压伸缩油缸(24)联接压滤推拉板(27),压滤推拉板(27)推拉10个压滤板(30)与支架(25)联接;压滤机(20)的右侧部为压滤电控箱(21),压滤电控箱(21)通过正极导线(32)与压滤板(30)内的正电极联接,压滤电控箱(21)通过负极导线(33)与压滤板(30)内的负电极联接;压滤电控箱(21)右侧部联接空气压缩机(23),空气压缩机(23)通过空气管(29)与压滤板(30)联接;支架(25)的左上部设有进液口(35)、下部设有进水口(36),进液口(35)与电解槽(1)的输液管(13)联接,进水口(36)与压滤板(30)内的出水口(43、44)联接,进水口(36)外部与外接水源进水管(39)联接;电解电控箱(3)上设有显示屏(58)、指示灯(59)、控制开关(60)及电解电路板(55);压滤电控箱(21)上设有显示屏(61)、指示灯(62)、 控制开关(63)及压滤电路板(5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2010310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