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散热电动汽车电池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0473.5 | 申请日: | 2009-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0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庆;饶中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00 | 分类号: | H01M10/00;H01M2/10;H01M10/50;H01M2/30;H01M2/02;H01M2/2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散热电动汽车电池装置,该电池装置是在电池模块箱内安装有若干个对称布置的由单体电池套入电池壳体中构成的单体电池模块,单体电池与电池壳体之间填充相变材料,电池模块箱与法兰及单体电池模块连接部位之间分别安装垫圈,法兰及单体电池模块用螺钉与电池模块箱连接固定;电池模块箱两侧分别有冷却液体入口和冷却液体出口,电池模块箱内经冷却液体入口到冷却液体出口流经的液体为常温下的水;电极连接柱的两端分别连接电池正极和电池负极;本装置既能实现电动汽车电池在比较恶劣的热环境下电池装置整体有效地降温,又能满足各单体电池间温度分布的均衡,同时易循环利用,从而达最佳运行条件,并降低成本,增强经济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散热 电动汽车 电池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高效散热电动汽车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电池模块箱(809)内安装有若干个对称布置的由单体电池(806)套入电池壳体(811)中构成的单体电池模块(701),单体电池(806)与电池壳体(811)之间填充相变材料(804),电池模块箱(809)与法兰(807)及单体电池模块(701)连接部位之间分别安装垫圈(803),法兰(807)及单体电池模块(701)用螺钉(801)与电池模块箱(809)连接固定;电池模块箱(809)两侧分别有冷却液体入口(812)和冷却液体出口(808),电池模块箱(809)内经冷却液体入口(812)到冷却液体出口(808)流经的液体为常温下的水;电极连接柱(805)的两端分别连接电池正极和电池负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2006047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