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等离子体诊断用多功能探针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6774.6 | 申请日: | 200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0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陆文琪;王友年;邓新绿;徐军;董闯;邱大伟;范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日新电机(大连)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00 | 分类号: | G01K7/00;G01R1/067;G01R19/25;G01R1/073;G01T1/29;H05H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116085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诊断用多功能探针,属于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领域,用于诊断等离子体。该多功能探针兼有单探针、双探针和三探针功能,探针电路在计算机软件控制下能够按照设定在单探针、双探针或三探针模式下进行工作,工作模式的切换由计算机指令控制继电器动作实现。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将单探针、双探针和三探针的功能集于一体,利用三种探针相互互补的优点弥补它们各自的局限性,从而能够不受放电形式制约广泛适用于各种等离子体诊断,并且具有快速诊断能力。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体 诊断 多功能 探针 | ||
【主权项】:
1.一种等离子体诊断用多功能探针,其特征在于:该多功能探针包括三个相互靠近的金属电极(A、B和C)、探针电路、计算机,金属电极的材料、形状和大小相同;探针电路由驱动电路和数据采集卡(4)组成,驱动电路包括继电器(5)、高压运放(6)、取样电阻(7)、反馈电阻(8)和输入电阻(9),数据采集卡(4)上有模拟信号输入端子(10)、数字信号输出端子(11)、模拟信号输出端子(12)和接地端子(13);探针电路在计算机控制下能够按照设定在单探针、双探针或三探针模式下进行工作,分别实现单探针、双探针和三探针功能;工作模式的切换由数据采集卡(4)按照计算机指令控制继电器(5)实现;单探针和双探针模式下工作所需扫描偏置电压由模拟信号输出端子(12)的模拟输出信号经驱动电路的高压运放升压提供;三探针模式下工作所需固定偏置电压由模拟信号输出端子(12)的模拟输出电压直接提供;探针工作模式切换由数字信号输出端子(11)的数字输出电平控制继电器动作实现;探针的电压、电流信号由模拟信号输入端子(10)采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日新电机(大连)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理工大学;日新电机(大连)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30677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倍增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车用无刷直流永磁电机机电一体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