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效用最优的网络分层映射及实现算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41619.0 | 申请日: | 200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7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科;李世勇;秦雅娟;熊轲;王博;董平;罗洪斌;郜帅;杨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占榜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基于效用最优的网络分层映射及实现算法,本发明为请求服务的源端用户选择可用路径,并最优地分配路径带宽;所述算法如下:各个源端s得到其可用的多条路径P(s)、需要满足的效用Us,初始化自己的传输速率ysp[t]和支付给它所使用的各条路径的代价λs[t];各个源端s调整自己在各条路径的传输速率ysp[t];各个源端s调整自己支付给各条路径的代价λs[t];各个源端用户在路径上获得最优带宽分配;源端根据得到的最优带宽分配完成数据传输;如果有新的服务请求,上述迭代过程重新进行。该算法能够收敛到映射模型的最优点,即请求服务的源端用户所获得的全局最优带宽分配。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效用 最优 网络 分层 映射 实现 算法 | ||
【主权项】:
基于效用最优的网络分层映射及实现算法,其特征在于:从服务到连接的多对多映射和从连接到路径的多对多映射的模型,而且通过该模型可以为请求服务的源端用户选择可用路径,并最优地分配路径带宽;所述的算法如下:步骤1,请求服务的各个源端s通过多路径发现机制得到其可用的多条路径P(s),并且得到路径的属性,如传输带宽等;步骤2,各个源端s根据各自需要满足的效用Us,初始化自己的传输速率ysp[t]和支付给它所使用的各个路径的代价λs[t];步骤3,各个源端s根据如下方程调整自己在各条路径的传输速率ysp[t]; y sp [ t + 1 ] = y sp [ t ] + k s y sp [ t ] ( λ s [ t ] C p - Σ r : r ∈ S ( p ) y rp [ t ] λ r [ t ] ) y rp [ t ] - ϵ + , 步骤4,各个源端s根据如下方程调整自己支付给各条路径的代价λs[t]; λ s [ t ] = w s max ( η , Σ p : p ∈ P ( s ) y sp [ t ] ) , 步骤5,服务s使用的路径p上的所有路由器配合源端在链路上为该服务预留带宽ysp[t];步骤6,各个源端根据上述方程不断迭代直到达到映射模型的最优点,即应用层各个服务在路径上获得的最优带宽;步骤7,源端根据得到的最优带宽分配完成数据传输;步骤8,如果有新的服务请求或原有的服务已完成,那么上述迭代过程重新进行直到达到新的最优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24161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竹炭夹层服饰
- 下一篇:一种地栽蘑菇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