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量子点荧光检测酶活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41266.4 | 申请日: | 200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1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唐芳琼;任湘菱;杨柳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李柏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生物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量子点荧光检测酶活性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是通过在酶反应过程中,测定反应体系对水溶性量子点荧光性质的影响进行酶活性的检测。具体是在含有水溶性量子点的反应体系中,或进一步还含有辅酶的反应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待检测酶,由于待检测酶反应的发生使得水溶性量子点的荧光强度产生变化,通过水溶性量子点荧光强度变化的量来实现对待检测酶活性高选择性的定量检测。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操作简单、检测快速、成本低,可用于各种与疾病诊断相关的生理酶活性的检测。 | ||
搜索关键词: | 量子 荧光 检测 活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量子点荧光检测酶活性的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量子点溶液:将水溶性量子点分散在磷酸盐缓冲液中得到量子点溶液,量子点溶液中的水溶性量子点的摩尔浓度为1.3×10‑7~2.5×10‑3mol/L;(2)配制反应底物溶液:将反应底物溶解在磷酸盐缓冲液中得到反应底物溶液,反应底物溶液中的反应底物的摩尔浓度为6×10‑4~3×10‑1mol/L;(3)配制辅酶溶液:将辅酶溶解在磷酸盐缓冲液中得到辅酶溶液,辅酶溶液中的辅酶的摩尔浓度为0~5×10‑1mol/L;(4)将步骤(1)、步骤(2)和步骤(3)配制的溶液混合,加入去离子水稀释得到量子点荧光检测酶活性的混合溶液,其中:量子点荧光检测酶活性的混合溶液中水溶性量子点的摩尔浓度为2.1×10‑8~6.5×10‑4mol/L,反应底物的摩尔浓度为8×10‑5~6×10‑2mol/L,辅酶的摩尔浓度为0~8×10‑2mol/L;(5)将待检测的含有活性单位的酶溶液加入到步骤(4)得到的量子点荧光检测酶活性的混合溶液中,充分混合均匀并在常温下反应5~30分钟得到混合溶液体系;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混合溶液体系,得到体系的荧光光谱,通过分析荧光光谱的荧光强度的变化测得待检测酶活性的数据;所述的反应底物选自γ‑谷氨酰‑3‑羧基‑对硝基苯胺、双甘肽、γ‑谷氨酰‑α萘胺、γ一谷氨酰对硝基苯胺、乳酸正丁酯、L‑乳酸、丙酮酸、磷酸对硝基苯、对硝基酚磷酸二钠、磷酸苯二钠、L‑丙氨酸、α‑酮戊二酸、氯化乙酰胆碱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24126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泥机用注气式变流量虹吸管
- 下一篇:负压风机皮带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