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杜鹃花杂交种成苗率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33596.9 | 申请日: | 200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5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苏家乐;刘晓青;李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杜鹃花杂交种子培养基播种的育苗方法,属于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包括:将杜鹃花种子以滤纸包裹灭菌,后点播于附有TDZ 0.2~0.5mg/L、NAA 1.5~2.0mg/L的诱芽培养基上,30d~45d后将壮根苗移栽于泥碳∶珍珠岩=2∶1的基质中;将弱根苗取其上胚轴,转接于附有NAA0.2~0.5mg/L壮苗培养基上培养25d~30d,再转按与附有NAA 1.5~2.0mg/L、IBA 0.5~1.5mg/L,活性炭2g/L的生根培养基上培养30d~45d,移栽于泥碳∶珍珠岩=2∶1的混合基质中。本发明可将部分成苗率低的杜鹃花杂交种的成苗率提高30%以上,对杜鹃花的新品种选育有积极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杜鹃花 杂交种 成苗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提高杜鹃花杂交种子成苗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材料选用杂交组合♀小叶铁红×
羊踯躅的种子或者果实为实验材料;(2)培养基基本培养基为McCown & Lloyd(1982),以下简称WPM培养基,其中蔗糖改为30g/L,琼脂粉改为5.0~5.4g/L;播种培养基:附加TDZ 0.2~0.5mg/L,NAA 15~2.0mg/L;壮苗培养基:附加NAA 0.2~0.5mg/L;生根培养基:附加NAA 1.5~2.0mg/L,IBA 0.5~1.5mg/L,活性炭2g/L;上述各种培养基在高压灭菌前用氢氧化钠和盐酸调整pH值为5.4;(3)方法用常规基质播种成苗率极低的杂交组合♀小叶铁红×
羊踯躅的种子为实验材料,将种子或果实用滤纸包裹严实不散落,用70%酒精浸泡3~5min,无菌水漂洗后0.1%的升汞浸泡摇动10~15min,无菌水漂洗3~5次,每次1~2min,后点播于播种培养基上,株行距1.0~1.5cm,30~45d将壮根苗移栽于泥碳∶珍珠岩=2∶1的基质中;将弱根苗取其上胚轴,转接于壮苗培养基上培养25~30d,再转接于生根培养基上培养30~45d,移栽于泥碳∶珍珠岩=2∶1的基质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23359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