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化菊科植物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19626.0 | 申请日: | 200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9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魏树和;胡亚虎;周启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A01G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强化菊科植物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方法。具体为在春季将污染土壤耕作整平并做成垄,底施硫酸铵,然后将三叶鬼针草的种子条播于各垄上,在植物生长一段时间后追施一次硫酸铵,与此同时,地面撒施一定量的添加剂半胱氨酸,待三叶鬼针草完全成熟后,将植株整体包括根从污染土壤上移走,然后再移栽下一茬植物,之后重复上述过程,从而实现除去土壤中污染物镉的目的。本发明采用植物修复镉污染土壤,其操作性强、费用低、不破坏土壤理化性质、不引起二次污染,同时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本发明污染土壤添加剂半胱氨酸,可显著地提高三叶鬼针草对镉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菊科 植物 修复 污染 土壤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强化菊科植物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在被镉污染土壤上,机械耕地整平,起垄,垄宽为0.1‑0.9米,底施硫酸铵5‑80公斤/667米2;2)将镉超富集植物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的种子以条播的方式种植,播种量为每平方米1.0‑90克;3)在植物生长10‑100天时,再追施一次硫酸铵,按5‑80公斤/667米2施加;与此同时,地面撒施0.01‑2.0mmol/kg的添加剂半胱氨酸;4)待三叶鬼针草完全成熟后,将植株整体从污染土壤上移走,从而实现除去土壤中污染物镉的目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21962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