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或铝合金表面与树脂材料粘接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19079.6 | 申请日: | 200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2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王芳;张志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5/12 | 分类号: | C08J5/12;C08J5/18;C09J5/04;C09J5/06;C09J5/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或铝合金与树脂材料的粘接方法,首先分别在粘接树脂材料的的铝或铝合金表面和树脂材料表面自组装成高分子纳米薄膜,然后在对高分子纳米薄膜表面喷涂低浓度的有机过氧化物与助硫化剂溶液,使得其表面改性变化,再通过加温加压后实现铝或铝合金与树脂材料之间的高强度结合。本发明采用的是自组装浸渍的方法,因而能够对复杂形状的材料及部件进行处理,能够实现复杂形状铝或铝合金与树脂材料的粘接;属于环保型配方,操作工艺简便,铝或铝合金/树脂材料之间的粘接强度大,且稳定件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表面 树脂 材料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铝或铝合金表面与树脂材料粘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将待粘接的铝或铝合金表面和树脂材料浸没到自组装溶液中,在其表面上自组装成高分子纳米薄膜;所述的自组装溶液的溶剂是体积分数75~95%的乙醇,溶质为带有反应性巯基的烷氧基硅烷化合物,其浓度为1.0~10.0mmol/L;自组装成高分子纳米薄膜的工艺条件为:待自组装溶液被加热后,在90~170℃温度下固化5~20min,每次自组装时间为10~30min,自组装1~5次;2)对表面形成10~40nm厚的高分子纳米薄膜的待粘接的铝或铝合金表面和树脂材料,喷涂有机过氧化物与助硫化剂的混合溶液,其中,有机过氧化物与助硫化剂的质量比为1∶1~1.2,其质量浓度均为1~5%;3)将喷涂处理过的待粘接的铝或铝合金表面与树脂材料接触后,放入热压机后在压力为5~15M Pa、温度为90~180℃的条件下压紧1~5min,取出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21907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层次虚拟群体的避碰方法
- 下一篇: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