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搪瓷的着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18894.0 | 申请日: | 2009-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7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郭宏伟;郭晓琛;余明光;古先文;龚煜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D5/04 | 分类号: | C23D5/04;C23D7/00;C03C8/2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2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搪瓷的着色方法,首先,将待处理的搪瓷金属胚胎表面打磨平整,采用手绘的方法将底釉涂在已经预处理的金属胚胎上,烧结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取出得带有底釉的坯体;将水、甘油、糊精放入烧杯中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将其加入到AgNO3、CuCl、SnO、FeSO4·7H2O、锌粉、煤粉的混合料中进行搅拌,待搅拌均匀后球磨过200~300目筛制备出着色离子扩散浆料;然后再将制好的浆料均匀涂抹在已经制备好的带有底釉的坯体上,烧结后随炉温冷却取出样品后并将表面多余的铜盐或银盐洗掉即得离子扩散着色的搪瓷。本发明利用离子扩散着色方法给搪瓷着色,不用再为搪瓷上面釉,着色后的搪瓷表面光滑平整,增加了搪瓷的视觉效果和装饰效果。离子扩散过程在空气中进行,无须在还原条件下处理。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搪瓷 着色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搪瓷的着色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金属表面的预处理:首先,将待处理的搪瓷金属胚胎表面打磨平整,然后将搪瓷金属胚胎放入马弗炉中于600~1000℃保温5~60分钟取出,自然冷却;第二步:底釉的制备及烧成:按质量百分比将30~45%的SiO2、0~3%的Al2O3、1~5%的K2O、1~5%的Na2O、15~20%的B2O3、5~15%的Na2SiF6、3~10%的ZnO、10~25%的TiO2和0~3%的CeO2放入氧化铝坩埚中于1300℃熔制1小时,然后将熔化的玻璃液迅速倒入室温的水中,冷却后捞出玻璃碎渣放入烘箱中于110℃下保温2小时;再将玻璃碎渣放入球磨罐中球磨至150目后按每100克玻璃粉加入30~60毫升松油醇,搅拌均匀后,采用手绘的方法将其涂在已经预处理的金属胚胎上,涂敷的厚度为0.3~1.5毫米,然后采用以下温度制度进行烧成:以3℃/分钟,由室温升温至150℃,再以10℃/分钟由150℃升温至400℃,然后在以15℃/分钟由400℃升温至850℃后保温1小时,随炉冷却至室温取出得带有底釉的坯体;第三步:着色搪瓷的制备:首先制备着色离子扩散浆料,先将水、甘油、糊精放入烧杯中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将其加入到AgNO3、CuCl、SnO、FeSO4·7H2O、锌粉、煤粉的混合料中进行搅拌,待搅拌均匀后,再将该浆料倒入球磨罐中球磨2~5小时后过200~300目筛即制备出着色离子扩散浆料;其中AgNO3∶CuCl∶SnO∶FeSO4·7H2O∶水∶甘油∶糊精∶锌粉∶煤粉=0~10∶3~15∶3~5∶5~8∶8~15∶0~5∶0~2∶0~2∶0~2的质量比,然后再将制好的浆料均匀涂抹在已经制备好的带有底釉的坯体上,涂抹厚度为0.1-30微米,待浆料自然干燥后入马弗炉中,以3~5℃/min的速率从室温升到400℃,保温30分钟;再以5~10℃/min的速率升温至550~600℃,保温30~120分钟后随炉温冷却至50℃以下,取出样品后并将表面多余的铜盐及银盐洗掉即得离子扩散着色的搪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21889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横杆连接件的大容量胶罐
- 下一篇: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