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浮动蹄轴式平衡增力制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16261.6 | 申请日: | 2009-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8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梅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向东 |
主分类号: | F16D51/18 | 分类号: | F16D51/18;F16D6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7027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平衡制动是指:在制动过程中,双制动蹄作用在制动鼓壁上的压力均衡一致。增力制动是指:摩擦片与制动鼓在制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矩被转换成蹄对鼓壁的机械压力。平衡增力制动是当今先进制动技术在同一制动器的集中体现。它制动效能高,稳定性、可靠性强,能根据载荷自动调节制动力。但这一技术历史以来,普遍限于在液力制动的车型上得到应用。本发明是根据弹性定位原理,用浮动蹄轴的方式来实现平衡增力制动。由于这种方式达到的平衡增力与采用何种张蹄机构无关,从而拓宽了平衡增力技术的应用范围,使气压制动的运载车型在制动系统上发生巨大的变化,全面提升中、重型车辆的综合制动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浮动 蹄轴式 平衡 制动器 | ||
【主权项】:
本发明是运用弹性定位原理,使蹄轴(9)在制动器中形成浮动状态,其特征是:蹄轴(9)受力移动和传递动力是由蹄轴(9)与侧支板(12)组合的主体支架(10)来具体实施,结构中的制动蹄(4)与支架(10)之间转动联接、支架(10)与制动底板(7)之间移动联接,滑槽(1)是支架(10)移动的道轨,凹槽(17)中的压力弹簧(16)用于对支架(10)的弹性定位,支架的具体结构是根据制动底板(7)不同的功能形状归类为:平面底板(13)、单支臂(8)和双支臂(8)三种形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向东,未经梅向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21626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