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箱形支撑结构内部加筋板分布优化设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7135.0 | 申请日: | 200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1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07 |
发明(设计)人: | 丁晓红;李国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Q1/01 | 分类号: | B23Q1/01;B66C6/00;B66C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箱形支撑结构内部加筋板分布优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简化为中空结构的初始模型,(2)中空模型有限元网格划分,(3)形成纤维模型,(4)施加边界条件,(5)承载面材料分布优化设计,(6)确定应保留的梁单元,(7)形成加筋板。本发明提出一种称为纤维模型的简化模型,将复杂的三维结构拓扑优化设计问题转化为简单的二维结构拓扑优化设计问题,利用密度法,自动快速设计箱形支撑结构内部的加筋板分布,使结构达到最好的技术经济综合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结构 内部 加筋板 分布 优化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箱形支撑结构内部加筋板分布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简化为中空结构的初始设计模型将箱形支撑结构简化为中空的箱体,形成初始设计模型;2)有限元网格划分对初始设计模型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所有外壁均划分为壳单元,且箱体的约束面和设计面的网格需一一对应;3)形成纤维模型在约束面和承载面对应的节点上建立梁单元,形成纤维模型;4)对设计模型施加边界条件对结构施加载荷和约束,进行静力分析;5)承载面材料分布优化设计将承载设置为设计区域,采用式(1)的优化模型进行承载面材料分布的优化设计,min vol(ρ)=vol(ρ1,ρ2,...,ρn)subject to:δmax≤[δ](1)σmax≤[σ]0≤ρi≤1i=1,2,...n式中,vol为结构的总体积,ρi为单元i密度,n为单元个数,δmax和σmax分别为结构的最大位移和最大应力,[δ]和[σ]分别为结构的许用位移和许用应力;6)确定应保留的梁单元根据第5步骤的设计结果得到承载面的材料最优布置,确定应保留的梁单元,即当某一梁单元的节点在承载面的高密度区时,保留该梁单元;反之,若某一梁单元的节点在承载面的低密度区时,去除该梁单元;7)形成加筋板连接各保留的梁单元形成加筋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9713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