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口服缓释给药的颗粒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1933.4 | 申请日: | 2009-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3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爱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渊美容保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16 | 分类号: | A61K9/16;A61K45/08;A61K47/36;A61K47/38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新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 鸥;朱 杰 |
地址: | 211800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微晶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为载体与活性成份结合的口服缓释给药的颗粒。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颗粒包衣类缓释的难溶性药物从骨架内释出的速率太慢,药物的释放受pH值、消化酶水解速度影响,且包衣要用专门的包衣设备来完成,这类设备昂贵,工艺复杂、操作要求高,产品不良品率高,不利于大批量工业化生产等缺陷。本发明采用微晶纤维素与乙基纤维素进行组合构成载体,与活性成份进行匹配;微晶纤维素能加速药物在体内的溶解速度,而乙基纤维素能延缓药物在体内的溶解速度,通过二者的协同作用,改善药物吸收,利于提高生物利用度,就能控制药物在体内的释放速度,使活性成份在人体内得到最有效的发挥。 | ||
搜索关键词: | 口服 颗粒 | ||
【主权项】:
1.口服缓释给药颗粒,其特征在于由活性成份、载体组成,活性成份占重量百分比为15%~80%,载体占重量百分比为20~85%,其中载体由崩解剂或粘合剂或组合,活性成份为白藜芦醇、槲皮素、花青素、前花青素、葡聚糖、类黄酮、茶多酚、维生素中的任何一种或多种组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渊美容保健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大渊美容保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8193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