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定多壁碳纳米管致毒效应的电化学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1644.4 | 申请日: | 200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9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毕树平;王娜;章福平;程炯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C12Q1/3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玉梅 |
地址: | 210093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多壁碳纳米管致毒效应的电化学方法,操作简单,设备轻便,有利于对环境中的多壁碳纳米管进行监控。所述测定多壁碳纳米管致毒效应的方如下:在MWCNTs溶液中加入乳酸脱氢酶(LDH),搅拌均匀后,加入丙酮酸(Pyr)和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二钠盐(NADH),记录产物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在悬汞电极产生的还原峰电流。MWCNTs溶液按下述方法得到:将MWCNTs置于三(羟甲基)氨基甲烷-HCl(Tris-HCl)缓冲溶液中,快速搅拌后再超声处理10min。本发明可以为构建小型、便携的生物电化学传感器提供新思路,在研究生物氧化还原体系以及环境污染监控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测定 多壁碳 纳米 管致毒 效应 电化学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测定多壁碳纳米管致毒效应的电化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多壁碳纳米管溶液中加入乳酸脱氢酶,搅拌均匀后,加入丙酮酸和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二钠盐,记录产物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在悬汞电极产生的还原峰电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8164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形橡胶制品硫化装置
- 下一篇:焊接中搅拌焊接熔池的方法及电磁摆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