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炉冷却壁破损后继续维持冷却能力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75436.3 | 申请日: | 200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1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荣;王红斌;何小平;闫利娥;赵兴国;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0 | 分类号: | C21B7/1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卢茂春 |
地址: | 030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高炉冷却壁破损后继续维持冷却能力的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在工业水管内先通入氮气,通入氮气的压力为0.4-0.7兆帕,流量为30-200立方米/小时,通入氮气运行30秒~60秒后,使管道内形成3-20千帕的负压;然后,通入低水量工业净化水,水流量为0.5-2吨/小时,压力为0.3-0.5兆帕,使工业净化水能通过冷却壁且在破损处遇渣后小量的水正好将炉渣冷却后在破损处形成渣壳。本发明可以避免目前所用的高炉冷却壁破损后继续维持冷却能力的方法,水流量较多、水压较高,在冷却过程中冷却壁破损处漏水现象严重的缺点,同时延长了炉内炭砖的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炉 冷却 破损 继续 维持 能力 方法 | ||
【主权项】:
高炉冷却壁破损后继续维持冷却能力的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在工业水管内先通入氮气,通入氮气的压力为0.4-0.7兆帕,流量为30-200立方米/小时,通入氮气运行30秒~60秒后,使管道内形成3-20千帕的负压;然后,通入低水量工业净化水,水流量为0.5-2吨/小时,压力为0.3-0.5兆帕,使工业净化水能通过冷却壁且在破损处遇渣后小量的水正好将炉渣冷却后在破损处形成渣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7543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避雷针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炭微球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