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换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73363.4 | 申请日: | 200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6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J·M·范克卢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洛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5/00 | 分类号: | G01F15/00;G01F1/6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永波;梁 冰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声换能器,包括外壳(2)、设置在外壳(2)的第一区域(3)中的用于在超声换能器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之间传递超声波的超声窗(4)以及在外壳(2)中与超声窗(4)相邻设置的换能元件(5),超声波能作为壳波(G)在外壳(2)的第一区域(3)和位于外壳(2)的第一区域(3)对面的外壳(2)的第三区域(7)之间经过外壳(2)的至少一个传导的第二区域(6)传递。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超声换能器,其实现了减少壳波(G)的又一措施并至少部分地避免现有技术条件下的缺点。在外壳(2)的第二区域(6)中构成两个在壳波(G)的传递方向上依次设置的弱耦合的机械的谐振器(8,9),即可解决本发明的任务。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 换能器 | ||
【主权项】:
1.一种超声换能器,包括外壳(2)、设置在外壳(2)的第一区域(3)中的用于在所述超声换能器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之间传递超声波的超声窗(4)、以及在外壳(2)之中与超声窗(4)相邻设置的换能元件(5),其中超声波能够作为壳波(G)在外壳(2)的第一区域(3)和位于外壳(2)的第一区域(3)对面的外壳(2)的第三区域(7)之间经过外壳(2)的至少一个传导的第二区域(6)传递,其特征在于,在外壳(2)的第二区域(6)中构成至少两个在壳波(G)的传播方向上基本依次设置的弱耦合的机械的谐振器(8,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洛纳有限公司,未经克洛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7336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