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多气囊无泄漏气体回收密闭槽车盖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64588.3 | 申请日: | 200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7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化雷;贾永斌;兰宝彤;张礼生;郭庆海;郭鑫宁;石琪;顾海杨;王磊;石艳军;祁小明;王平;羊珞;杨蕾;火高升;火祥洲;郭鸿钧;陈佰伟;董秉利;李青;刘长泽;柯雯;刘宇;张成;张顺平;董林欢;庞锐;王巨岩;葛君;陈新明;贾波;张伟;蔡智军;王智;郭勇;张永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化雷;张礼生;王平 |
主分类号: | B67D5/378 | 分类号: | B67D5/378;B67D5/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60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多气囊无泄漏气体回收密闭槽车盖板装置。其特点是:盖板1为圆平板,圆平板下表面粘贴有圆平环形盖板气囊密封圈(34),锥形盖板气囊密封圈(134)内径下套装有气囊导向固定支架(7)下端与波纹管(19)弹簧吊钩(20)螺丝连接。圆平环形软体密封圈盖板下面有倒形宝塔形气囊导向固定支架(207),(7)和(207)中间夹层有气囊密封圈(80)、(120)。气囊密封圈(80)内径设置有气囊圈充排气管(10),气囊充排气三通手动阀(8)气囊充气控制阀(9)。气囊充排气管孔(42),伸出盖板(1)。本发明结构简单,多气囊密封,使用安全、可靠,回收效率高。无泄漏、无污染,符合国家环保和安全要求,符合密封下本安型防爆要求,各种工况使用的鹤管都能配套及符合各种槽车人孔口直径和高度使用。提高了气体回收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气囊 泄漏 气体 回收 密闭 槽车 盖板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多功能多气囊无泄漏气体回收密闭槽车盖板装置,包括三种结构盖板(1)、圆平环形盖板气囊密封圈(34)盖板翻板合页(3)、波纹管(19)、弹簧吊钩(20)、气囊密封圈(80)(120)、气囊导向固定支架(7)。锥形盖板气囊密封圈(134)、波纹管(19)、弹簧吊钩(20)、气囊密封圈(80)(120)、气囊导向固定支架(7)。圆平环形盖板软体密封圈(234)、倒形宝塔形气囊导向固定支架(207)。鹤管(68)、液位传感器(31)、温度传感器(32)、压力传感器(33)其特征在于:a、盖板(1)为圆平环形盖板或锥形盖板,圆平环形软体密封圈盖板,三种盖板。圆平面盖板下表面粘贴有圆平环形状盖板气囊密封圈(34);锥形空腔塞外表面上粘贴有软体密封圈(5)外面有锥形气囊密封圈(134)内径套装都有波纹管(19)并联弹簧吊钩(20)。(19)(20)上端与盖板(1)下面中间部位螺纹连接,波纹管(19)和弹簧吊钩(20)下端与气囊导向固定支架(7)螺栓连接,气囊导向固定架(7)中间夹托有气囊密封圈(80)、(120)、波纹管(19)、气囊导向固定支架(7)及气囊(80)、(120)为一体;圆平环形软体盖板密封圈(234)下面设有倒形宝塔形气囊导向固定支架(207)螺栓连接,内侧其内径设置有气囊充排气管(10)气囊充排气管(14),分别通过气囊充排气管孔(41)、气囊充排气管孔(42)伸出盖板(1)。b、盖板(1)上设有气囊充气安全自动阀管孔(40)(43),阀管孔(40)、(43)下面内装有与气囊密封圈(80)、(120)连通的气囊充排气管(10)、(14),其盖板上装有气囊充气安全自动阀(100)、(140)。气囊密封圈(80)连通气囊充排管(10);气囊充排气管(10)上端连接气囊充排气三通手动球阀(8),(8)的上端连接气囊充气控制阀(9);气囊(120)连通气囊充排管(14),气囊充排管(14)上端连接气囊充排气三通手动球阀(12),上端连接气囊充气控制阀(13)。两个气囊充气控制阀(9);(13)分别配有充气管。盖板(1)上设有两侧盖板翻板合页(3)连接盖板(1)。依次在盖板(1)上设有传感器插入口(35)、(36)、(37),分别按序插有压力传感器(33)、温度传感器(32)、液位传感器(31),传感器均装在传感器固定架(6)内传感器固定架(6)上端装有高度定位块(29),传感器固定架(6)通过盖板(1)由螺母固定。盖板(1)上设有气囊充排气管孔(41)、气囊充排气管孔(42),分别装有气囊充排气管(10)、气囊充排气管(14)气囊充气安全自动阀管孔(40)、(43)装有气囊充气安全自动阀(100)、(140)。盖板(1)上还设有罐体压力检测安全自动阀管孔(39)。盖板(1)下面圆平环行盖板气囊密封圈(34)或锥形盖板气囊密封圈(134)圆平环形盖板软体密封圈(234)与罐口(23)接触。盖板(1)上端设有气囊充气安全自动阀(109);穿过与盖板气囊充气管孔(2)连接;(109)下端连接气囊密封圈有两种(34)或(134)其中的一种。(109)侧向连接气囊充排气三通手动球阀(108),(108)侧向连接气囊充气管(107)。c、鹤管(68)为单臂鹤管或多节同轴鹤管二种,单臂鹤管中盖板(1)中部通过法兰(16)固定连接鹤管液相固定节(27),鹤管液相固定节(27)内腔依次套有鹤管液相移动节(24)、(70),鹤管液相移动节(70)底部螺纹连接分油器(67),盖板(1)上设有气相回收法兰连接口(17),法兰连接口(17)上螺栓连接法兰,法兰上连接气相回收软管(30),气相回收软管(30)的尾端装有气相回收控制阀(18);多节同轴鹤管中盖板(1)中部通过法兰(16)固定连接鹤管气相移动节(64),盖板(1)上设有导向杆孔(28),在其孔中装有导向杆(22),导向杆(22)与盖板(1)螺纹连接,由导向杆固定架(21)固定鹤管气相固定节(63)与导向杆(22),盖板(1)上设有限位杆孔(38),在其孔中装有限位杆(25),鹤管气相固定节(63)内腔装有鹤管液相固定节(27),鹤管液相固定节(27)内腔依次套有鹤管液相移动节(24)、(70)、(71),鹤管液相移动节(71)底部依次螺纹连接提升托架(66)、分油器(67),鹤管气相固定节(63)内腔套有鹤管气相移动节(64),鹤管液相固定节(27)与鹤管气相固定节(63)通过法兰(69)、(72)由螺栓连接固定,鹤管气相固定节(63)左侧设有限位开关(26),鹤管液相固定节(27)上部设有液相管(53),通过法兰(55)与液相软管(50)连接,液相软管(50)尾部装有液相控制阀(51),鹤管气相固定节(63)上部设有气相管(54),通过法兰(56)与气相回收软管(30)连接,气相回收软管(30)尾部装有气相回收控制阀(1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化雷;张礼生;王平,未经张化雷;张礼生;王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6458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