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棘轮扳手更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46074.5 | 申请日: | 200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5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朱经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巨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3/46 | 分类号: | B25B13/46;B25B2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胡畹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棘轮扳手更换结构,包括:一扳杆,两端中至少一端具有头部,头部形成有一底缘具抵缘的中空轮槽,头部于轮槽邻近扳杆的周缘形成有一拨槽,头部于拨槽的内壁面形成有容置槽,且头部顶面锁设一盖片;一套合轮设于头部的轮槽抵缘上,套合轮外缘形成有数个棘齿,套合轮外缘于邻近顶缘处形成有一道限位环槽;一掣动件设于头部的拨槽内,掣动件有供咬掣套合轮的数个棘齿,又掣动件中段邻近顶缘处有一对应限位环槽的限位凸块,且掣动件顶面利用一连杆固定一可贴抵盖片顶面移动的推片,掣动件于头部容置槽内有一固定座。本发明增进掣动件移动的省力性、平稳性,使套合轮的更换更为顺畅与便利,提升结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避免零组件遗失。 | ||
搜索关键词: | 棘轮 扳手 更换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棘轮扳手更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扳杆,两端中至少一端具有头部,该头部形成有一底缘具抵缘的中空轮槽,头部于轮槽邻近扳杆的周缘形成有一拨槽,头部于拨槽的内壁面形成有一容置槽,且头部顶面锁设一盖片,该盖片于邻近轮槽的边缘形成有一道开放状的推拨缺口,且盖片于推拨缺口另侧边缘形成有一释放缺口;一套合轮,设于前述头部的轮槽抵缘上,该套合轮外缘形成有数个棘齿,套合轮外缘于邻近顶缘处形成有一道限位环槽;一掣动件,设于前述头部的拨槽内,该掣动件具有供咬掣套合轮的数个棘齿,又掣动件中段邻近顶缘处具有一对应前述限位环槽的限位凸块,且掣动件顶面利用一连杆固定一可贴抵盖片顶面移动的推片,掣动件于前述头部容置槽内设有一固定座,且固定座内形成有一后段具阶梯段的贯穿状穿孔,而穿孔内滑设有一具对应阶梯段的顶推柱,顶推柱与内壁间设有一弹性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巨琩有限公司,未经巨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4607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