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重力助力避震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7300.7 | 申请日: | 2009-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0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许继鲁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继鲁 |
主分类号: | B60G13/14 | 分类号: | B60G1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53202宁夏回族自治区石***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自重力助力避震器涉及一种机动车、拖车用的避震器,利用道路不平车体颠簸产生的能量转换成可以助力驱动的动力;含能量吸储助力避震部、复位恒力平衡部;由液压缸、曲柄轴、轮轴、拉簧、过载弹簧、连接轴座、车体连杆、轮轴连接杆、曲柄、连接轴座、推力杆、超越式离合器、助力大齿轮、车体主传动轴、液压马达、弹簧、壳体、链条、铰链、连接短轴、连接轴座、连杆、轮轴连杆、推力杆、齿条、齿轮、平板凸轮、链轮、主负荷弹簧调节杆、齿形带轮、伺服电机、主负荷弹簧、挡杆、双屈强系数弹簧、空气弹簧、油缸和活塞体组成;将颠簸所具能量得以转换利用,增强机动车行驶动力,节约能源消耗,同时具有减震、增加舒适感的功能。 | ||
搜索关键词: | 重力 助力 避震器 | ||
【主权项】:
1、自重力助力避震器,其特征在于:含能量吸储助力避震部和复位恒力平衡部,由液压缸(1)、曲柄轴(2)、轮轴(3)、拉簧(4)、过载弹簧(5)、连接轴座(6)、车体连杆(7)、轮轴连接杆(8)、曲柄(9)、连接轴座(10)、推力杆(11)、超越式离合器(12)、助力大齿轮(13)、车体主传动轴(14)、液压马达(15)、弹簧壳体(16)、链条(17)、铰链(18)、连接短轴(19)、连接轴座(20)、连杆(21)、轮轴连杆(22)、推力杆(23)、齿条(24)、齿轮(25)、平板凸轮(26)、链轮(27)、主负荷弹簧调节杆(28)、齿形带轮(29)、伺服电机(30)、主负荷弹簧(31)、挡杆(32)、双屈强系数弹簧(33)、空气弹簧(34)、油缸(35)和活塞体(36)组成;能量吸储助力避震部由液压缸(1)、曲柄轴(2)、轮轴(3)、拉簧(4)、过载弹簧(5)、连接轴座(6)、车体连杆(7)、轮轴连接杆(8)、曲柄(9)、连接轴座(10)、推力杆(11)、超越式离合器(12)、助力大齿轮(13)、车体主传动轴(14)和液压马达(15)组成;车体连杆(7)一端通过连接座轴(6)和车体定位联接,另一端和轮轴连杆(8)的一端轴向套装在轮轴(3)上,轮轴连杆(8)另一端通过曲柄轴(2)将曲柄(8)和推力杆(11)连接,曲柄(9)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座轴(10)和车体定位联接,推力杆(11)的另一端和液压缸(10)联接,液压缸(10)安装在车架上;车体主传动轴(14)一定位置安装助力大齿轮(13),助力大齿轮(13)和超越式离合器(12)上的齿轮组成传动齿轮副,超越式离合器(12)直接装在液压马达(15)的输出轴上;复位恒力平衡部由弹簧壳体(16)、链条(17)、铰链(18)、连接短轴(19)、连接轴座(20)、连杆(21)、轮轴连杆(22)、推力杆(23)齿条(24)、齿轮(25)、平板凸轮(26)、链轮(27)、主负荷弹簧调节杆(28)、齿形带轮(29)、伺服电机(30)、主负荷弹簧(31)和挡杆(32)组成凸轮弹簧复位恒力平衡部;连杆(21)一端通过连接座轴(20)和车体定位联接,车体连杆(21)另一端通过联接短轴(19)和轮轴连杆(22)、齿条推力杆(23)联接,轮轴连杆(22)的另一端轴向同心套装在轮轴(3)上,齿条推力杆(23)通过铰链(18)和齿条(24)连接,齿条(24)与固定在车架底部和齿轮(25)啮合,齿轮(25)和平板凸轮(26)同轴心并列装配,平板凸轮(26)凸部连接固定链条(17)一端,链条(17)另一端通过链轮(27)穿过弹簧调节杆(28)、主负荷弹簧(31)和挡板(27)连接,弹簧调节杆(28)、主负荷弹簧(31)同轴心套装在恒力弹簧壳体(16)内,恒力弹簧壳体(16)外侧面前端同轴心安装齿形带轮(29),齿形带轮(29)和伺服电机组合(30)联成运动副;或者,由连杆(21)、轮轴连杆(22)、连接轴座(20)、连接短轴(19)、推力杆(23)和双屈强系数弹簧(33)组成双屈强系数弹簧复位恒力平衡部;连杆(21)一端通过连接座轴(20)和车体定位联接,车体连杆(21)另一端通过联接短轴(19)和轮轴连杆(22)、齿条推力杆(23)联接,轮轴连杆(22)的另一端轴向同心套装在轮轴(3)上,推力杆(23)通过铰链连接双屈强系数弹簧(33);或者,由连杆(21)、轮轴连杆(22)、连接轴座(20)、连接短轴(19)、推力杆(23)、空气弹簧(34)、油缸(35)和活塞体(36)组成空气弹簧复位恒力平衡部;连杆(21)一端通过连接座轴(20)和车体定位联接,连杆(21)另一端通过联接短轴(19)和轮轴连杆(22)、齿条推力杆(23)联接,轮轴连杆(22)的另一端轴向同心套装在轮轴(3)上,推力杆(23)通过铰链连接活塞体(26)活塞体(26)通过油缸内的油连接空气弹簧(3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继鲁,未经许继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1730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用无中心通讯方式的铁路信号系统
- 下一篇:生菜HPPD蛋白编码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