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回用聚酯纤维汽车内饰材料的功能整理工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7194.2 | 申请日: | 200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1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杜兆芳;程贤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0/08 | 分类号: | D06M10/08;D06M13/438;D06M13/165;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036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可回用聚酯纤维(PET)汽车内饰材料的功能整理工艺方法,解决了汽车内饰材料的防水、防油、防污问题。本发明利用市售的全氟辛基磺酰胺试剂,配成处理溶液,再在低温等离子条件下,对可回用聚酯纤维(PET)汽车内饰材料进行接枝处理。本发明整理过程周期缩短,操作过程快捷,无污染,避免其他化学试剂的使用;本发明所得可回用聚酯纤维(PET)汽车内饰材料与水和橄榄油的接触角分别达到140°以上,拒水等级达到100分,拒油等级为6级,沾污率为0.05-0.07%;且产品可回收利用;其防水、防油、防污的三防效果完全达到GB/T4745-1997和国标AATCC标准的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可回用 聚酯纤维 汽车 材料 功能 整理 工艺 方法 | ||
【主权项】:
1、可回用聚酯纤维(PET)汽车内饰材料的功能整理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预处理将可回用聚酯纤维(PET)汽车内饰材料放入10%--15%的乙醚溶液中浸泡24小时,去除表面的油剂,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在室温下放置2-3小时,再在80-120℃的温度下烘燥3-5小时,得到预处理材料;(2)前处理将全氟辛基磺酰胺配制成浓度为10%--20%的全氟辛基磺酰胺单体溶液,并保持恒温45℃--55℃,将预处理材料浸泡在全氟辛基磺酰胺单体溶液中30-60min,取出材料,在室温下放置2-3小时,得到前处理材料;(3)整理将前处理材料放入低温等离子仪反应腔内,通入氧气,常温下设定处理功率为100W-200W、真空度20-40Pa、处理时间8-16min,进行低温等离子接枝处理;取出接枝处理材料,用自来水洗涤10次,在80-120℃温度条件下烘3-5小时,得到可回用聚酯纤维(PET)汽车内饰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1719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