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嵌入式系统的代码生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00614.6 | 申请日: | 200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4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华;李松坡;郑秋华;张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杜 军 |
地址: | 310018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嵌入式系统的代码生成方法。目前在实时嵌入式系统中缺少有利于程序继承性、标准化、多人并行开发的管理方式。本发明方法首先读取PIM文档并配置PIM文档;然后调用对应代码模板,并对对应代码模板进行解析;再生成目标平台的源代码。本发明提供的代码生成方法,提高了开发效率和节约了开发时间,降低了开发成本,同时提高了调用模板的灵活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入式 系统 代码 生成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嵌入式系统的代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步骤是:步骤(1).读取PIM文档并配置PIM文档;步骤(2).调用对应代码模板,并对对应代码模板进行解析;步骤(3).生成目标平台的源代码;步骤(1)中的PIM文档采用XML格式的文件保存应用模型信息,PIM文档用来存储数据、携带数据和交换数据,并且能够从多种不兼容类型的数据存储方式中分离数据;用户需要修改程序时,首先读取PIM文档内容,然后根据需求修改PIM文档内容,并将修改后的PIM文档作为输入;代码生成引擎读取修改后的PIM文档,并根据需求配置PIM文档,重新生成源代码;步骤(2)中调用对应代码模板产生一个或多个输出文件,对对应代码模板的解析是通过定义模板描述文件和模板标签库,调用模板引擎解析执行,实现代码框架、数据和流程的分离;步骤(3)利用步骤(1)中读取的指定配置文件,根据代码生成的配置文件和步骤(2)中调用的对应代码模板、解析得来的数据信息,在引擎中进行保存,然后对模板文档中的标记及变量进行匹配及替换,从而产生不受问题范围限制的源代码输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0061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