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级降压收集极材料及其制备和表面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89590.9 | 申请日: | 200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4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赵世柯;樊会明;肖东梅;邓峰;苏小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23/027 | 分类号: | H01J23/027;H01J25/34;C22C1/08;H01J9/14;C23F1/18;C23F1/34;C23G1/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降压收集极材料及其制备和表面处理方法,涉及真空电子技术,是新型的可用于卫星行波管多级降压收集极的微孔电极材料及其处理工艺。本发明的电极材料具有微米、亚微米级的微孔结构,有利于抑制次级电子发射,提高多级降压收集极的回收效率,进而提高行波管的总效率。本发明的方法工艺过程简单、可控,成本低廉,制备的多级降压收集极电极表面特征与经离子束改性处理的表面具有等同的抑制二次电子发射的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级 降压 收集 材料 及其 制备 表面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多级降压收集极材料,其特征在于,为M‑Cu合金,M和Cu粉体的粒径范围为2‑20μm;其M为难熔金属,为W、Mo或Re其中之一;Cu占总体积的40‑55%;材料经表面处理去铜后,表面2‑20μm深度范围内为具有微米、亚微米级的微孔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8959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虚拟输入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导入式透明红外视窗多重触摸屏装置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