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电式双刀口支承静平衡测量仪及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3363.7 | 申请日: | 2009-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00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栋;浦昭邦;刘炳国;李佳;庄志涛;胡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12 | 分类号: | G01M1/1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宏威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光电式双刀口支承静平衡测量仪及测量方法,涉及一体化的静平衡测量技术领域,克服了现有技术的静平衡测量方法测量精度低、操作不便和难以实现自动化的缺陷,包括三个升降机构、三个支柱、底座、外刀承座、一对内刀承座、一对粗刀口、一对细刀口、支承、托架体、测量反射镜和光电准直光管,将被测转子放置在托架体的支承上,利用光电准直光管接收到的测量反射镜的发射光,对被测转子的质量不平衡量进行粗测;再对被测转子的质量不平衡量进行精测。本发明是一种非接触的光电测量技术,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较大、使用安全可靠、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智能化水平高,有利于提高测量自动化水平,适用于对转子不平衡量进行测量和校正的各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 双刀 支承 平衡 测量仪 测量方法 | ||
【主权项】:
光电式双刀口支承静平衡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升降机构(1‑1)、第二升降机构(1‑2)、第三升降机构(1‑3)、第一支柱(2‑1)、第二支柱(2‑2)、第三支柱(2‑3)、底座(3)、一对外刀承座(4)、一对内刀承座(5)、一对粗刀口(7)、一对细刀口(8)、支承(10)、托架体(12)、测量反射镜(13)和光电准直光管(14),所述第一支柱(2‑1)、第二支柱(2‑2)和第三支柱(2‑3)分别设置在第一升降机构(1‑1)、第二升降机构(1‑2)和第三升降机构(1‑3)上,第一支柱(2‑1)和第三支柱(2‑3)左右对称支承在托架体(12)的下端,第二支柱(2‑2)支承在所述一对外刀承座(4)之间的中心的下端,所述一对内刀承座(5)左右对称的设置在底座(3)上,所述一对细刀口(8)和一对粗刀口(7)左右对称固定在托架体(12)的下表面,并且一对细刀口(8)正下方为一对内刀承座(5),一对粗刀口(7)的正下方为一对外刀承座(4),一对粗刀口(7)和一对细刀口(8)的刀刃线与支承(10)的中心线共线,所述测量反射镜(13)垂直于托架体(12)的上表面,并且测量反射镜(13)在支承(10)的中心线所在的竖直面内,所述光电准直光管(14)由光源(14‑1)、聚光镜(14‑2)、分划板(14‑3)、分光镜(14‑4)、物镜(14‑5)和线阵CCD(14‑6)组成,所述的光源(14‑1)、聚光镜(14‑2)、分划板(14‑3)、分光镜(14‑4)和物镜(14‑5)共轴且依次从左至右排列,分划板(14‑3)放置在光源经聚光镜(14‑2)的物点上,线阵CCD(14‑6)设置在分光镜(14‑4)的正下方物镜(14‑5)的焦平面上,使经分光镜(14‑4)反射的光聚焦于线阵CCD(14‑6)的表面,光电准直光管(14)出射光水平并能够射到测量反射镜(13)上,线阵CCD(14‑6)的信号输出端与计算机(16)的输入端口连接;所述光电式双刀口支承静平衡测量仪还包括标定架(9)、第一平衡块(6‑1)和第二平衡块(6‑2),所述两个平衡块对称的设置在托架体(12)的左右两端,所述标定架(9)设置在托架体(12)的上表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7336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波纹式储油柜
- 下一篇:电量仪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