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47218.1 | 申请日: | 200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5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后藤田克彦;林家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虹光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虹光商用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G15/02 | 分类号: | G03G1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徐申民;张惠萍 |
地址: | 2150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充电装置,配置在影像形成设备中,并用以对朝旋转方向旋转的感光鼓的表面充电。此装置包含放电电极及网状电极,其与感光鼓的纵向相对配置。网状电极配置在放电电极与感光鼓之间,并通过该网状电极使感光鼓的表面充电。网状电极包含第一区段及第二区段。第一区段具有多个第一孔隙及第一开口率。第二区段具有多个第二孔隙及第二开口率。第一开口率大于第二开口率。其中,垂直于该纵向的任两条平行线通过该网状电极上的多个孔隙区域的长度总和相等。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充电装置,位于影像形成设备中,用以对朝旋转方向旋转并朝纵向延伸的感光鼓的表面进行充电,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含:放电电极,与所述感光鼓相对配置;及网状电极,配置在所述放电电极与所述感光鼓之间,并与所述感光鼓相对配置,用以通过所述网状电极控制所述感光鼓的所述表面的充电状态,所述网状电极包含:第一区段,其具有多个第一孔隙及第一开口率;及第二区段,其具有多个第二孔隙及第二开口率,其中所述第一开口率大于所述第二开口率;其中,垂直于所述纵向的任两条平行线通过所述网状电极上的多个孔隙区域的长度总和相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虹光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虹光商用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虹光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虹光商用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4721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电动车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镜头实时全景成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