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大幅度削减污泥量的河道污水和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1886.3 | 申请日: | 2009-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2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简放陵 | 申请(专利权)人: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22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幅度削减污泥量的河道污水和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目前河道污水和城市污水处理方法,产生的污泥量大,增加了处理成本。本方法采用生物膜法-A2/0的原理,使河道污水和城市污水在生物膜中得到好氧-厌氧-好氧处理,出水不仅可以达标排放,而且可以削减30-50%的污泥量。具体为:a.修建一个水力停留时间为2-6h的生化处理池,安装填料和曝气管;b.分为3-6格,其中1-2格进行厌氧处理,其前后的格进行好氧处理;c.污泥经沉淀后排放到污泥浓缩池,自流到集水井,再到生化处理池进行处理,如此循环往复,便可大幅度削减污泥量。本发明适用于河道污水和城市污水处理。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幅度 削减 污泥 河道 污水 城市 污水处理 技术 | ||
【主权项】:
一种大幅度削减河道污水或城市污水处理产生污泥量的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修建一个水力停留时间为2-6h的生化处理池,分为3-6格,每格之间相互串联。2)设计COD容积负荷0.8-2.0kg/m3d,BOD5容积负荷0.4-1.0kg/m3d。3)安装组合填料,并在各池底部安装穿孔曝气管。4)按照常规方法进行调试,其中1-2格进行厌氧处理,DO控制在0.4-0.5mg/L以下;其前后格进行好氧处理,DO控制在2-4mg/L,如果出水不清彻,最后1格DO可以控制在5-6mg/L,如果出水很好,则可将DO控制在2-4mg/L。5)采用常规的二沉池进行沉淀处理,出水经过常规过滤池处理便可达标排放。6)将二沉池的污泥排放到污泥浓缩池,一般一天1次,如果污泥量少,则可2-4天1次;排泥可以是自排,也可以是泵排到污泥浓缩池,经溢流出水自流到集水井,再由进水泵打到沉砂池后进入1号生化处理池,如此循环往复,便可以大幅度削减污泥量,一般可以达到30-50%以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未经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4188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