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件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5367.6 | 申请日: | 200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6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刘久富;孙琳;杨振兴;李金奎;娄坚波;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G06F1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软件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方法,属于软件测试自动化的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第一阶段基于被测对象(这里考虑三类对象:结构化语言程序,基于需求或场景描述,面向对象程序)建立组件化Petri网模型;2.第二阶段用适当的数据结构收集和存储PN模型中库所、变迁的前集、后集以及初始化条件等模型结构的相关信息;3.第三阶段根据第二阶段收集的信息采用适当的算法对模型分析与验证(死锁、活性、有界性、可达性等);4.第四阶段测试用例生成;5.第五阶段按照不同覆盖率指标进行测试用例分析;6.第六阶段根据用户原始需求与质量要求,综合分析,重新生成符合要求的测试用例集。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件 测试 自动 生成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PN模型的软件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第一阶段根据被测对象建立组件化Petri网模型:(1)如果程序为结构化程序如C语言,由于有固定语法格式:顺序结构、条件结构(if、switch)、循环结构(while、for),则对结构分别建模,Petri网模型就是这些模块的组合;(2)如果程序为00程序如C++,通过半形式化语言UML的状态图、动态图等生成过渡模型,再由UML图转化为Petri网模型;(3)需求描述或者场景直接生成Petri网模型;2.)第二阶段收集Petri网结构信息:将Petri网模型的各个元素(库所、变迁、有向弧、Token等)用组件化形式表现出来。收集各种元素的信息,即得到Petri网的结构信息:库所、变迁的前集、后集以及初始化条件等;3.)第三阶段模型分析与验证:利用第二阶段得到的结构信息,结合由Petri网理论生成的相应算法分析Petri网模型的死锁、活性、有界性、可达性等模型特性。发现错误则需要回到第一阶段修改模型;4.)第四阶段生成测试用例:用Petri网的可达标识集的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分析,用深度优先或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对可达树或覆盖图搜索而得到标识序列,对得到测试序列整理生成测试用例集;5.)第五阶段分析第四阶段得到的测试用例的效用:传统分析方法和自定义方法相结合。传统白盒测试分析方法如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条件判定组合覆盖、多条件覆盖和修正判定条件覆盖等;Petri网自定义指标如标识覆盖、变迁覆盖;6.)第六阶段根据第五阶段的分析调整测试用例集,对测试用例添加、删除、修改后回到第五阶段重新分析,直至满足用户原始需求与质量要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3536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