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雷接地材料的增强防腐效果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1939.3 | 申请日: | 2009-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7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周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宏伟 |
主分类号: | H01R4/66 | 分类号: | H01R4/66;C09D163/04;C09D5/24;C09D5/10;C09D193/00;C09D133/00;C23C22/42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奚胜元 |
地址: | 214062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的是防雷接地材料的增强防腐效果的方法,属于电气工程用导电金属材料的制造与应用领域。其方法:(1)将用作防雷接地的金属基础材料先进行表面预处理,形成转化膜层,在常温下形成一层致密性转化膜层;(2)在上述接地的金属基础材料导电性的转化膜层外涂敷增强防腐效果的导电性的封闭层;(3)在上述接地的金属基础材料导电性的封闭层外涂敷增强防腐效果的导电性隔离层;(4)在上述接地的金属基础材料导电性隔离层外涂敷增强防腐效果的导电功能表面层。 | ||
搜索关键词: | 防雷 接地 材料 增强 防腐 效果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防雷接地材料的增强防腐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用作防雷接地的金属基质接地材料先进行表面预处理,形成转化膜层,在常温下形成一层致密性转化膜层,厚度为40~80μm,作用是为承上启下增强后续防腐导电层附着力的过渡层;预处理液的原料均为市售,其重量配比为:磷酸锌0.1~5%;硝酸钛0.2~6%;导电锌粉0.01~5%、钼酸铵0.1~3%,铁屑0.01~0.2%;水余量。按重量配比混合均匀,控制pH=1.0~5.2,密度为1~1.08,构成预处理液,涂敷在用作接地的金属基础材料表面,在常温下干燥0.5小时,形成一层致密性转化膜层;(2)在上述接地的金属基质接地材料导电性的转化膜层2外涂敷增强防腐效果的导电性的封闭层;所述防腐导电的封闭层的原料组成采用:纳米导电碳与片状银粉的混配物;改性酚醛环氧或漆酚钛的乳液为成膜物,有耐温要求时选用漆酚钛的乳液;单烷氧基磷酸酯钛酸酯、气相SiO2、T31、毕克161或163、二甲苯与醋酸丁酯8∶2的混配物均作为功能性助剂;按重量配比二甲苯与醋酸丁酯8∶2配制二甲苯与醋酸丁酯混配物作为功能性助剂;按重量配比将上述原料混配均匀,涂覆在表面转化膜层外部,常温干燥1~1.5小时,或在180~200℃下烘30~45分钟,烘干形成一层致密性防腐导电的封闭层,厚度为50~80μm;其中原料重量配比为:纳米导电碳与片状银粉混合物18-40%、改性酚醛环氧或漆酚钛的乳液为成膜物21-32%、气相SiO2 0.5-4%、T31 0.1-1%、单烷氧基磷酸酯钛酸0.2-2.5%、毕克161或163 0.1-1%、二甲苯与醋酸丁酯8∶2的混配物余量;(3)在上述接地的金属基质接地材料导电性的封闭层3外涂敷增强防腐效果的导电性隔离层;所述防腐导电的隔离层的组成采用:纳米导电碳粉;片状导电云母与纳米磷铁粉的1∶1的混配物;粘接剂为氯醚与漆酚钛3∶7的混配乳液,有耐温要求时选用漆酚钛的乳液;助剂为单烷氧基磷酸酯钛酸酯、毕克161或163、挥发物为二甲苯与丙二醇甲醚乙酸酯8∶2的混配物;按重量配比片状导电云母与纳米磷铁粉的1∶1配制片状导电云母与纳米磷铁粉混配物;按重量配比氯醚与漆酚钛3∶7配制氯醚与漆酚钛混配乳液;按重量配比二甲苯与丙二醇甲醚乙酸酯8∶2配制二甲苯与丙二醇甲醚乙酸酯混配物;按重量配比将上述原料混配均匀,涂覆在防腐导电的封闭层外部,常温干燥1~1.5小时,或在180~200℃下烘30~45分钟,烘干形成一层致密性防腐导电的隔离层,厚度为50~80μm;其中原料重量配比为:纳米导电碳粉,25-37%;氯醚与漆酚钛的3∶7混配的乳液,21-32%;片状导电云母与纳米磷铁粉的混配物3~5%;单烷氧基磷酸酯钛酸酯,0.2-2.5%;毕克161或163,0.1-1%;二甲苯与丙二醇甲醚乙酸酯8∶2的混配物,余量;(4)在上述接地的金属基质接地材料导电性隔离层外涂敷增强防腐效果的导电功能表面层;所述耐介质腐蚀与耐候性的防腐导电保护膜层的组成采用:纳米导电碳与片状银粉及磷铁粉的1∶1∶1的混配物;粘接剂为聚四氟乙烯改性丙烯酸乳液与漆酚钛7∶3的混配乳液;助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气相SiO2;毕克161或163;市售Bayer公司的N75或N3390;挥发物为二甲苯与二乙二醇乙醚乙酸酯CAC之8∶2的混配物;按重量配比纳米导电碳与片状银粉及磷铁粉的1∶1∶1配制混配物;按重量配比聚四氟乙烯改性丙烯酸乳液与漆酚钛7∶3配制混配乳液;按重量配比二甲苯与二乙二醇乙醚乙酸酯CAC之8∶2配制混配物;按重量配比将上述原料混配均匀,涂覆在防腐导电的隔离层外部,常温干燥1~1.5小时,或在180~200℃下烘30~45分钟,烘干形成一层致密性耐介质腐蚀与耐候性的防腐导电膜层,厚度为50~80μm;其中原料重量配比为:纳米导电碳与片状铜粉或片状银粉、纳米磷铁粉的1∶1∶1的混配物18-39%、聚四氟乙烯改性丙烯酸乳液与漆酚钛7∶3的混配乳液21-32%、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0.2-2%、气相SiO2 0.5-6%、毕克161或1630.1-1%、Bayer公司的N75或N3390 2-3%、二甲苯与二乙二醇乙醚乙酸酯CAC的混合物余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宏伟,未经周宏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3193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