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酶功能化纳米免疫标记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5737.8 | 申请日: | 2009-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8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松琴;吴亚锋;陈成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35 | 分类号: | G01N33/535;G01N27/26;G01N21/7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酶功能化纳米免疫标记物的制备技术。利用二氧化硅纳米微球表面羟基与GPMS的硅烷化反应,使二氧化硅纳米微球表面环氧基化,再利用该环氧基团与辣根过氧化物酶和anti-AFP分子中的活性氨基反应,得到辣根过氧化物酶和anti-AFP第二抗体共修饰的二氧化硅微球免疫标记物。由于微球表面富含酶,使得单个免疫过程的检测信号得到发大,提高了低浓度生物分子检测的灵敏度。同时由于使用的二氧化硅小球的粒径和表面的高度均一性,使得单个二氧化硅小球上荷载的酶和生物分子的量几乎相同,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检测的可重复性。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 纳米 免疫 标记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主权项】:
1. 一种酶功能化纳米免疫标记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为:利用二氧化硅纳米微球表面羟基与GPMS发生硅烷化反应,在二氧化硅纳米微球表面嫁接环氧基团,再利用该环氧基团与辣根过氧化物酶和anti-AFP分子中的活性氨基反应,将辣根过氧化物酶和anti-AFP分子共固定在二氧化硅小球表面,用1wt%BSA封闭后得到酶和抗体共修饰的功能化纳米免疫标记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2573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