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阻力防堵塞垂直流湿地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4894.7 | 申请日: | 2009-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2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朝;冯慕华;潘继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8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低阻力防堵塞垂直流湿地结构。一个长方体承压水池(宽度20~30m,长度、深度不限)被两条分隔池埂划分成并列的布水沟、填料池和集水沟,填料池与集水沟之间的分隔池埂低于其它池埂300mm且顶部均匀布设“V”形堰口,布水沟和集水沟通过进水口和出水口与相邻工艺单元连通;在填料池底部300mm高度平面上间隔500mm平行铺设布水管,布水管进水端穿过分隔池埂暴露在布水沟内,布水管另一端穿过另一分隔池埂暴露在集水沟内且以螺口堵头封堵,布水管上密布出水孔并以干砌砖外套保护;在填料池内填充填料至“V”形堰口下100~150mm,注水并栽种植物后便可投入运行;水流由前一工艺单元经进水口进入布水沟,自布水沟直接进入每条布水管,克服布水管上出水孔的阻力进入填料层,在填料层均匀低速上升到达填料层上方的自由水层,再从“V”形堰口溢流跌入集水沟,经出水口进入下一工艺单元。本垂直流湿地结构能有效防止堵塞并可进行多种方式的原位自动清洗,只需要100mm水位差驱动,布水均匀,节能环保,土地利用率高(深度大),可持久稳定运行,采用本发明建设的各类湿地工程已经正常运行2~7年。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力 堵塞 垂直 湿地 结构 | ||
【主权项】:
1.在同一长方体承压水池内由两条分隔池埂划分的布水沟、填料池、集水沟并列池体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2489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