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银屑病基础研究模型的建立方法及气液平面跨膜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1891.X | 申请日: | 200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0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明;王曼姬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晓明 |
主分类号: | C12N5/08 | 分类号: | C12N5/08;C12M3/02;C12Q1/0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 猛 |
地址: | 116011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银屑病基础研究模型的建立方法及气液平面跨膜装置,利用银屑病链球菌诱导机制及T细胞介导过度增殖的机制,创新性的采用加入银屑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溶血性链球菌抗原的无血清培养基,体外培养银屑病皮损。可维持银屑病皮损特征性组织形态长达一周之久。用于银屑病体外皮损培养的气液平面跨膜装置,包括银屑病基础研究模型的建立方法中所述的含银屑病外周血T细胞和溶血性链球菌抗原的无血清培养基、灭菌擦镜纸制造气液平面,在灭菌擦镜纸上承载组织块以及37℃,CO2饱和度为5%气相。该装置不仅可完全模拟人体皮肤生长的气液交界环境,还可达到体外皮肤组织培养的要求,且该装置制备简单易行,节省开支,具备可重复性,可控制性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银屑病 基础 研究 模型 建立 方法 平面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银屑病基础研究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是按照下述步骤建立:(1)取材:①皮肤标本:半年内未经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皮损;②银屑病外周血:相应银屑病患者外周血2mL;③β-溶血性链球菌;(2)材料处理及运输将大小约1.5cm×1.5cm的未经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皮损,除去皮脂及部分真皮,放入含体积比含量占总体积10%的青霉素+链霉素的试剂200ul的William’s培养基的1.5mL离心管,4℃、30min内运至实验室;血样37℃、30min内运至实验室;(3)T淋巴细胞分离将相应的银屑病患者外周血2mL,与PBS 1∶1体积比混匀,小心加于4mL淋巴细胞分离液上,1500转/分离心20min,取上数第二层环状乳白色淋巴细胞层,PBS洗涤两次,24孔板培养,利用粘附贴壁分离法,去除单核细胞和部分B淋巴细胞,收集悬浮细胞,密度106个/mL于William’s培养基培养;(4)β-溶血性链球菌抗原制备将β-溶血性链球菌于哥伦比亚血平板中37℃培养24小时,平板菌落计数法计数,密度109个/m,培养液12000转/分离心,菌体沉淀收集后置双蒸水中,冰浴,40W×8分三次超声打散沉淀液细菌,25000转/分离心收集散菌菌体沉淀,称重,-20℃保存备用;(5)简易皮肤组织气液培养模型制备无菌六孔板,每孔滴入2mL William’s培养基,内含银屑病外周血T细胞密度约105个/ml及β-溶血性链球菌抗原密度约106个/ml。放置经灭菌处理的直径为2cm圆形擦镜纸浮于其上;(6)皮块处理在超净台内将皮损均匀切成3mm×3mm皮块,用含10%双抗的PBS洗涤3次,每次2min,轻放于准备好的培养装置的承载面上,表皮暴露于空气中,真皮处于液相中,加入步骤(3)中所制备的银屑病外周血T淋巴细胞,使其在2mL William’s培养基中密度达105个/ml;步骤(4)中所制备的β-溶血性链球菌抗原,使其在培养液中密度达106个/ml,于37℃,CO2饱和度为5%孵育箱中培养,48~72小时换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晓明,未经刘晓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1189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2,2’-偶氮取代苯并噻唑的方法
- 下一篇:输电塔振动在线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