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够提高传热传质性能的紧凑式吸附床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2687.0 | 申请日: | 200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96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夏再忠;王如竹;吴静怡;陈传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17/08 | 分类号: | F25B17/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吸附式制冷技术领域的能够提高传热传质性能的紧凑式吸附床,包括上固定槽钢、传质通道单元、吸附床盘管单元、固定支撑杆、下固定槽钢、流体进口弯管、流体分流总管、流体汇流总管、流体出口弯管、连接槽钢、管帽、吸附床顶板、丝网、丝网咬边、吸附床底板。多个吸附床盘管单元堆叠并用槽钢作为支架固定组成长方体结构,吸附床盘管单元采用翅片管结构,吸附剂填充在翅片之间,吸附床盘管单元上下方焊接丝网。在每个吸附床盘管单元之间布置了传质通道单元。本实用新型通过翅片拓展了传热面积,减小了吸附剂层的厚度;并通过在吸附床盘管单元之间布置传质通道单元减小了制冷剂传质阻力,使得系统传质性能提高。 | ||
搜索关键词: | 能够 提高 传热 传质 性能 紧凑 吸附 | ||
【主权项】:
1、一种能够提高传热传质性能的紧凑式吸附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固定槽钢(1)、传质通道单元(2)、吸附床盘管单元(3)、固定支撑杆(4)、下固定槽钢(5)、流体进口弯管(6)、流体分流总管(7)、流体汇流总管(8)、流体出口弯管(9)、连接槽钢(10)、管帽(11)、吸附床顶板(12)、丝网(15)、丝网咬边(16)、吸附床底板(19),其中:所述传质通道单元(2)包括钢丝(13)和多孔板(14);所述吸附床盘管单元(3)包括翅片维护条(17)、吸附床传热管(18)、流体进口接管(20)、翅片(21)和流体出口接管(22);上述部件之间的布置方式为:下固定槽钢(5)通过两个连接槽钢(10)固定,下固定槽钢(5)上面固定吸附床底板(19),吸附床底板(19)上依次向上布置传质通道单元(2)、丝网(15)、吸附床盘管单元(3)和丝网(15),吸附床底板(19)与翅片维护条(17)以及固定在吸附床底板(19)上的固定支撑杆(4)焊接固定,而丝网(15)则通过丝网咬边(16)与翅片维护条(17)焊接固定,吸附剂填充在吸附床盘管单元(3)的翅片(21)之间,吸附床盘管单元(3)上下各布置一层丝网(15),在顶层的丝网(15)上依次布置一个传质通道单元(2)和吸附床顶板(12),吸附床顶板(12)与最后一个吸附床盘管单元(3)的翅片维护条(17)以及固定支撑杆(4)焊接固定,在吸附床顶板(12)上方布置由连接槽钢(10)固定连接而成的上固定槽钢(1),并通过固定螺栓锁定上固定槽钢(1)和下固定槽钢(5);每个吸附床盘管单元(3)的流体进口接管(20)一端与吸附床传热管(18)连接,另一端与流体进口弯管(6)连接,每个流体进口弯管(6)一端与流体进口接管(20)连接,另一端与流体分流总管(7)连接,流体分流总管(7)一端用管帽(11)封住,另一端作为流体的入口;每个吸附床盘管单元(3)的流体出口接管(22)一端与吸附床传热管(18)连接,另一端与流体出口弯管(9)连接,每个流体出口弯管(9)一端与流体出口接管(22)连接,另一端与流体汇流总管(8)连接,流体汇流总管(8)一端用管帽(11)封住,另一端作为流体的出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2015268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型的隧道窑风路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室内环境调节机的动作执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