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的导流筒顶构件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9378.7 | 申请日: | 2008-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54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献玲;张崇伟;范景福;张建成;何庆生;曹玉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B01J8/24;C12M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内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的导流筒顶构件,以解决现有的圆锥面形帽罩型式的导流筒顶构件所存在的因对气泡的破碎效果不佳而使气液传质效率和流化床的溶氧浓度受到限制、导流筒外液体的循环速度较低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筒顶构件由圆锥面形的帽罩(1)和支腿(2)组成,帽罩的圆锥角α为100~160度,斜边长a为导流筒(3)内半径R的1.2~1.6倍,支腿的长度b为导流筒内半径R的0.5~1倍。以上述的基本型式为基础,还提出了几种改进型。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筒顶构件,主要用于石油、化工、冶金、食品及制药等领域的工业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过程所使用的内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中。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流化床 反应器 导流 构件 | ||
【主权项】:
1、一种内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的导流筒顶构件,由圆锥面形的帽罩(1)和支腿(2)组成,其特征在于:帽罩(1)的圆锥角α为100~160度,斜边长a为导流筒(3)内半径R的1.2~1.6倍,支腿(2)的长度b为导流筒(3)内半径R的0.5~1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2006937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