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储热太阳能取暖热水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49683.9 | 申请日: | 200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9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董宜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宜昌 |
主分类号: | F24J2/34 | 分类号: | F24J2/34;F24J2/04;F24J2/46;F24H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700山东省寿光***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具有储备热能并释放热能的储热太阳能取暖热水器与现有的太阳能热水器相比有八大优点:一、锯螺盘管太阳能吸热管使同一单位下的采光面积增大了1-3倍,提高了热效比。二、锯螺盘管太阳能吸热管的螺旋盘管延长了管容量3-6倍,提高了能效比。三、储热式太阳能取暖热水器储热能量高达300摄氏度以上,是市场太阳能储热量的5-8倍。四、保温水箱在无阳光照射情况下储备热能释放仍能使水箱水温加热达到连续使用10倍箱热水。五、减少了太阳能管的储水量,降低了太阳能管的管压力,延长使用寿命。六、双层保温,保温供热时间更长。七、太阳能取暖减少温室效应,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节约开支。八、可供开水。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取暖 热水器 | ||
【主权项】:
一种储热太阳能取暖热水器包括有:保温水箱(10)、辅助电加热器(35)、水箱除垢镁体棒(36)、进出水口(16),其特征是新增设有:保温箱(1)、保温水箱换热盘管(11)、油储温箱(6)、油储温箱换热盘管(7)、固体储温箱(2)、固体储温箱换热盘管(3)、油储温膨胀箱阀(5)、保温箱端盖(14)、固体保温箱与油储温箱热隔板(4)、油储温箱与保温水箱隔热板(8)、保温水箱隔热板(12)、气压闭卸阀(9)、排污阀(15)、温控三通电磁换向阀(13)、四通电磁换向阀(24)、单向阀(19、34)、连接阀(17、18、20、21、23、33)、超导取暖器微给水泵(22)、超导取暖器(25)、超导取暖器蒸发盘管(26)、超导取暖器加热管(28)、取暖器蒸发盘管风扇(27)、超导取暖器加热管连接阀(29、30)、超导取暖器蒸发盘管风扇(27)、锯螺盘管太阳能吸热管(31),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是:保温水箱(10)、油储温箱(6)、固体储温箱(2)、与保温箱(1)连接,保温水箱换热盘管(11)安放在保温水箱(10)内,油储温箱换热盘管(7)安放在油储温箱(6)内,固体储温箱换热盘管(3)安放在固体储温箱(2)内,辅助电加热器(35)、水箱除垢镁体棒(36)安放在保温水箱(10)内,卸污阀(15)与保温水箱(10)底部连接,气压闭卸阀(9)与保温水箱(10)上部连接,油储温箱膨胀箱阀(5)与油储温箱(6)连接,保温水箱(10)端盖(14)与保温箱(1)两端连接,超导取暖器微给水泵(22)的入口经连接阀(21)与保温水箱(10)连接,超导取暖器微给水泵(22)的出口经连接阀(30)、超导取暖器加热管(28)、连接阀(29)连接,连接阀(20)与保温水箱(10)连接,超导取暖器蒸发盘管(26)与超导取暖器(25)连接,取暖器蒸发盘管风扇(27)司服在取暖器蒸发盘管(26)前后,保温水箱换热盘管(11)的入口与温控三通电磁换向阀(13)的出口b连接,温控三通电磁换向阀(13)的入口a经管路、连接阀(18)、单向阀(19)与锯螺盘管太阳能吸热管(31)的螺旋盘管(32)出口连接阀(33)连接,保温水箱换热盘管(11)的出口A经连接阀(17)、管路、四通电磁换向阀(24)与锯螺盘管太阳能吸热管(31)的螺旋盘管入口连接,温控三通电磁换向阀(13)的出口c与与油储温箱换热盘管(7)的入口连接,油储温箱换热盘管(7)的出口与固体储温箱换热盘管(3)的入口连接,固体储温箱换热盘管(3)的出口通过连接阀(23)、管路、四通电磁换向阀(24)与锯螺盘管太阳能吸热管(31)的螺旋盘管入口连接,第一锯螺盘管太阳能吸热管(31)的螺旋盘管出口与第二锯螺盘管太阳能吸热管(31)的螺旋盘管入口连接,保温水箱(10)进水电磁阀的入口与保温水箱(10)连接,保温水箱(10)进水电磁阀的出口经连接阀、连接管与水源连接,固体保温箱与油储温箱隔热板(4)、油储温箱与保温水箱隔热板(8)、保温水箱隔热板(12)分别与保温水箱(10)、油储温箱(6)、固体储温箱(2)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宜昌,未经董宜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24968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