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功能水源涵养林的更新改造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40190.9 | 申请日: | 200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3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余新晓;焦一之;王雄宾;陈丽华;牛健植;张振明;朱建刚;刘淑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3/00 | 分类号: | A01G23/00;G06Q90/00;G06Q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镇勇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功能水源涵养林的更新改造技术,通过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包括目标层、策略层、措施层、子措施层的层次结构模型,并构造判断矩阵,经过计算和调整,最终将低功能水源涵养林改造成乔、灌、草层次分明、种类多样、地被物丰厚的混交林。可使森林的三大效益充分发挥,使森林结构趋向稳定、健康的林分结构;并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规律和自然力,以减少森林经营中的盲目性和无谓的资金消耗,保证森林面积的恒定和永续利用原则,实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明显的生态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 水源 涵养 更新改造 技术 | ||
【主权项】:
1、一种低功能水源涵养林的更新改造技术,其特征在于,建立需改造林分的层次结构模型,并根据该层次结构模型确定对需改造林分的改造措施;所述层次结构模型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目标层:即,使需改造林分的结构稳定、健康程度达到需要目标的森林生态系统,作为1个因素;策略层: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3个因素;措施层:包括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特用林和薪炭林5个因素;子措施层:包括油松林、侧柏林、刺槐林、阔叶林种、经济果木5个因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24019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