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膜回收脂肪酶催化可再生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39182.2 | 申请日: | 200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8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华;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7/64 | 分类号: | C12P7/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100084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膜回收脂肪酶催化可再生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属于生物燃料合成技术领域。该工艺是以短链醇ROH作为反应酰基受体,利用非固定化脂肪酶作为催化剂催化油脂原料与短链醇进行转酯反应合成生物柴油,反应结束后,利用膜分离方法进行非固定化脂肪酶的回收,再利用回收的非固定化脂肪酶进行下一批次的反应。加入基于油脂4-9摩尔的短链醇,加入基于油脂质量2%-20%的水,加入基于单位油脂质量20-200个酶活单位的非固定化脂肪酶,在生化反应器中进行反应。脂肪酶的回收率达到95%以上,回收的酶液中副产物甘油的残存量小于5%。然后再利用回收的非固定化脂肪酶进行下一批次生物柴油的制备反应,反复操作,达到多次重复使用非固定化脂肪酶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 脂肪酶 催化 再生 油脂 制备 生物 柴油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膜回收脂肪酶催化可再生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以短链醇ROH作为反应酰基受体,利用非固定化脂肪酶作为催化剂催化油脂原料与上述短链醇进行转酯反应合成生物柴油,反应结束后,利用膜分离方法进行非固定化脂肪酶的回收,从而将脂肪酶与生成的副产物甘油分离,再利用回收的非固定化脂肪酶进行下一批次的反应;其特征在于:加入基于油脂4-9摩尔的短链醇,加入基于油脂质量2%-20%的水,以及基于单位油脂质量20-200个酶活单位的非固定化脂肪酶,装入适于酶反应的任何生化反应器中,温度控制在30℃~60℃,转速控制在300-1500转/分,反应6—20小时后,油脂原料转化生成生物柴油的得率超过95%;反应结束后,静置或离心分相后,然后利用膜回收水相中的酶蛋白,膜截留分子量为15000以上。脂肪酶的回收率达到95%以上,回收的酶液中副产物甘油的残存量小于5%;如此进行10个批次的反应后,回收的非固定化脂肪酶的活性还可保持在初始酶活的85%以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23918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沟槽隔离集成方法
- 下一篇:全景相机的单图标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