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波长为1.7~2.1μm的锗酸盐玻璃光纤激光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19501.3 | 申请日: | 200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0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杨中民;于胜磊;徐善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3/067 | 分类号: | H01S3/067;H01S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输出激光波长为1.7~2.1μm的锗酸盐玻璃光纤激光器,激励物质为稀土离子掺杂的锗酸盐玻璃光纤,谐振腔可采用F-P腔方案,或采用光纤布拉格光栅方案。采用F-P腔方案时,泵浦方式可采用单端泵浦和双端泵浦。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输出波长稳定,光束质量好,能量转换效率高。采用F-P腔方案时,可获得波长稳定在1.7~2.1μm之间某一波长的激光输出;采用光纤布拉格光栅方案时可获得波长处于1.7~2.1μm的可调谐激光输出。通过半导体激光阵列可获得高功率的激光输出。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波长 1.7 2.1 锗酸盐 玻璃 光纤 激光器 | ||
【主权项】:
1、激光波长为1. 7~2.1μm的锗酸盐玻璃光纤激光器,包括泵浦源温控系统之一(1),泵浦源之一(2),带尾纤的准直聚焦透镜组之一(3),输入耦合镜(4),稀土离子掺杂的锗酸盐玻璃光纤(5),输出耦合镜(6),二色镜(7),带尾纤的准直聚焦透镜组之二(8)、泵浦源之二(9)、泵浦源温控系统之二(10),和输出光探测系统(11),其特征在于:激励介质为稀土离子掺杂的锗酸盐玻璃光纤(5),所述稀土离子及其掺杂方式包括:单掺Tm3+,或单掺Ho3+,或Tm3+/Ho3+共掺,或Tm3+/Yb3+共掺,或Ho3+/Yb3+共掺,或Tm3+/Ho3+/Yb3+三掺;激光谐振腔为由输入耦合镜(4)和输出耦合镜(6)构成的F-P腔,或采用在掺杂稀土离子的锗酸盐玻璃光纤(5)两端镀上分别与输入耦合镜(4)和输出耦合镜(6)相同功能薄膜的构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21950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设计稳压二极管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采样保持器及采样保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