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麦秸秆废弃物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08211.9 | 申请日: | 200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9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吴瑞兵;汪红兵;余世贤;吴奇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拜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7/00 | 分类号: | C05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1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稻麦秸秆废弃物的微生物处理方法,属资源与环境的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稻麦秸秆废弃物的组成、性状的研究,提供一种将稻麦秸秆废弃物集中堆置接种复合微生物发酵进行无害化处理方法,在由枯草芽孢杆菌、梭菌和根霉菌组成的复合微生作用下稻麦秸秆废弃物持续发酵升温,杀灭有害病原体的同时,使稻麦秸秆废弃物充分分解后腐熟,得到优质的有机肥料。该方法工艺简单,使废弃物得到资源化循环利用,是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低成本、高效处理城市郊区稻麦秸秆废物的理想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种稻 麦秸 废弃物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稻麦秸秆废弃物发酵处理生成有机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用秸秆粉碎机将稻麦秸秆废弃物进行粉碎(粒径≤2cm)并去除杂质(铁丝、石块、塑料、泥块等)后集中堆放;2)、将粉碎后的秸秆废弃物倒入搅拌槽中用湿牛粪进行水分和C/N的调节,水分调节至65%-75%,C/N=22∶1左右。3)、加入0.3%复合微生物进行发酵;所述复合微生物由枯草芽孢杆菌、梭菌和根霉菌按重量比为0.9-1.1∶0.9-1.1∶0.9-1.1组成;其中枯草芽孢杆菌活菌为1.0×1010(cfu)/g以上;梭菌为1.0×1010(cfu)/g以上;根霉菌为1.0×1010(cfu)/g以上。4)、翻堆维持主发酵。复合微生物先利用容易分解的有机物进行营养和繁殖,产生C02和水,同时产生热量使堆肥迅速升温至60-75℃,杀灭病原菌、虫卵、草籽等;这个过程通过翻堆机进行翻堆控制温度由低向高并逐渐回落,为了提高无害化处理程度,这个阶段需保持10-15天。在这个阶段由于温度的上升,使得物料的水分在主发酵后约为45%-50%。5)、后熟发酵。经过主发酵后的堆肥送到后熟发酵场继续堆腐,在一次发酵过程中没有分解掉有机物继续分解,并逐渐转化为比较稳定的腐熟堆肥。当堆肥内部温度稳定在40℃以下时,后熟发酵阶段结束,粉碎筛分后得到有机肥产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拜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拜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20821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