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乳酸的改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05326.2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8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任杰;张乃文;王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同杰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3/91 | 分类号: | C08G63/91;C08G63/08;B29C47/9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陈学雯 |
地址: | 200092上海市杨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乳酸的改性方法。具体步骤是:将重均分子量为8-20万的聚乳酸粒子在60-200℃温度范围内,恒温或逐步升温结晶1-20小时,得到结晶度大于50%的聚乳酸粒子,优选结晶度大于65%的聚乳酸粒子。将得到的结晶聚乳酸粒子在异氰酸酯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双螺杆挤出,得到改性聚乳酸。其中,双螺杆前半程结构以剪切螺段为主,温度180-220℃,双螺杆后半程结构均使用输送螺段,温度150-180℃。异氰酸酯在前半程加入,加入量为聚乳酸的0.1-5wt%,螺杆转速大于等于100rpm。本方法简单经济,原料丰富易得,易于工业化生产,且制得的共聚树脂可以完全生物降解,应用广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酸 改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聚乳酸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将重均分子量为8-20万的聚乳酸粒子在60-200℃温度范围内,恒温或逐步升温结晶1-20小时,得到结晶度大于50%的聚乳酸粒子,优选结晶度大于65%的聚乳酸粒子;(2)将步骤(1)中得到的聚乳酸粒子在异氰酸酯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双螺杆挤出,得到改性聚乳酸。其中,双螺杆前半程结构以剪切螺段为主,温度180-220℃,双螺杆后半程结构均使用输送螺段,温度150-180℃。异氰酸酯在前半程加入,加入量为聚乳酸的0.1-10wt%,螺杆转速大于等于100rp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同杰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同杰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20532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