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污染河道原位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04017.3 | 申请日: | 200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8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何圣兵;张美兰;张敏;张小璐;吴德意;孔海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毛翠莹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污染河道原位处理装置,属于环境工程河道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上下两层PVC圆管框架、PVC竖向圆管、PVC扁条、尼龙绳、半软性生物载体及曝气管。上层PVC圆管框架、下层PVC圆管框架通过PVC竖向圆管连接成为装置立体框架,在上下两层PVC圆管框架上各设置一排PVC扁条,上下两排对应的PVC扁条之间连接有尼龙绳,尼龙绳上挂有半软性生物载体,在下层PVC圆管框架上布设曝气管,曝气管的管道上开设气孔,方向向下,曝气管连接到外部气源。本发明能在净化污染水体的同时,降低河道中污染底泥中有机质含量,缓解或消除河道黑臭现象,装置加工简易,安装方便。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污染 河道 原位 处理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有机污染河道原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上层PVC圆管框架(1)、下层PVC圆管框架(2)、PVC竖向圆管(3)、PVC扁条(4)、尼龙绳(5)、半软性生物载体(6)及曝气管(7)组成,上层PVC圆管框架(1)、下层PVC圆管框架(2)通过PVC竖向圆管(3)连接构成立体框架,上下两层PVC圆管框架上各设置一排PVC扁条(4),上下两排对应的PVC扁条之间连接有尼龙绳(5),尼龙绳(5)上挂有半软性生物载体(6);下层PVC圆管框架上布设曝气管(7),曝气管(7)管道上开设气孔,方向向下,曝气管(7)连接到外部气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20401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纤智能透明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吹脱-水解法处理镍氨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