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轴同步世界时差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91877.0 | 申请日: | 2008-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6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张自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自华 |
主分类号: | G04C11/00 | 分类号: | G04C11/00;G04C11/06;G04C3/00;G04C3/16;G04C1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7000河南省平顶山***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轴同步世界时差钟。他由驱动器、钟表、主控转轴组成,驱动器与主控转轴驱动配合,主控转轴上的蜗杆与钟表内的表针转轴上设有的蜗轮啮合。驱动器内固定在直流电机传动轴上的传动轮与固定在一级传动轴上的减速轮啮合,通过固定在一级传动轴上的传动轮与固定在二级传动轴上的减速轮啮合,通过固定在二级传动轴上的传动轮与固定在主控转轴上的透光主控轮啮合;发光二极管、光敏二极管对称安装在透光主控轮的两侧并与透光主控轮上设有的透光孔相应。本发明使各个钟表同步同轴运行,可根据需要增减时差钟的数量,且调表方便,省时省力。主要应用与涉外宾馆、饭店及车站、广场等公共场所的钟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轴 同步 世界 时差 | ||
【主权项】:
1、一种同轴同步世界时差钟,由驱动器(1)、钟表(27)、主控转轴(17)组成,驱动器与主控转轴驱动配合,主控转轴上的蜗杆(18)与钟表内的表针转轴(21)上设有的蜗轮(19)啮合;所述的驱动器内设有直流电机(3)、一级传动轴(4)、二级传动轴(7)、传动轮(5、8、16)、减速轮(6、15)、透光主控轮(10)、发光二极管(9)、光敏二极管(11)、电子控制模块(12),一级传动轴(4)、二级传动轴(7)的两端与支架(2)活动配合,固定在直流电机传动轴上的传动轮(16)与固定在一级传动轴(4)上的减速轮(15)啮合,通过固定在一级传动轴(4)上的传动轮(5)与固定在二级传动轴(7)上的减速轮(6)啮合,通过固定在二级传动轴(7)上的传动轮(8)与固定在主控转轴(17)上的透光主控轮(10)啮合;发光二极管(9)、光敏二极管(11)对称安装在透光主控轮(10)的两侧并与透光主控轮(10)上设有的透光孔(25)相应;电子控制模块(12)分别与直流电机(3)、发光二极管(9)、光敏二极管(11)连接;所述的电子控制模块(12)由石英钟电机信号(28)、信号放大电路(29)、数字电路(30)、信号输出电路(31)、整流稳压电路(32)组成,其中,石英钟电机信号(28)分别与信号放大电路(29)、数字电路(30)、信号输出电路(31)、整流稳压电路(32)连接,信号放大电路(29)分别与数字电路(30)、信号输出电路(31)、整流稳压电路(32)连接,数字电路(30)分别与信号输出电路(31)、整流稳压电路(32)连接,信号输出电路(31)与整流稳压电路(32)连接,各部分电路结构为:石英钟电机信号(28)为石英钟表信号源;信号放大电路(29)由稳压二极管D1、二极管D2、D3、电阻R1、R2、R3、R4、R5、三极管T1、T2及开关K5组成,其中电阻R1的一端与信号放大电路(29)的电源输入端和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电阻R2、电阻R5与三极管的集电极T1、T2 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与石英钟电机信号(28)的输出信号端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石英钟电机信号(28)的输出信号端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1、T2 的发射极接地,二极管D2的正极接三极管T2的集电极,二极管D2的负极接数字电路(30)的14脚,二极管D3的正极通过开关K5接三极管T1的集电极,二极管D3的负极接数字电路(30)的14脚;数字电路(30)的8、13、15脚接地,数字电路(30)的16脚与电阻R1连接;信号输出电路(31)由二极管D4、D5、D6、D7、D8、D9、D10、D11、D12、D13、D14、D15、D16、电阻R6、R7、R8、R9、电容C1、C2、三极管T3、T4、开关K1、K2、K3、K4组成,其中二极管D4、D5、D6、D7、D8、D9、D10、D11、D12、D13的正极分别与数字电路(30)的11、9、6、5、1、10、7、4、2、3脚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通过开关K1与电阻R9、R6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5、D6的负极连接在一起通过开关K2与电阻R9、R6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7、D8、D9的负极连接在一起通过开关K3与电阻R9、R6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0、D11、D12、D13 的负极连接在一起通过开关K4与电阻R9、R6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4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4的负极与三极管T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3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7与电容C2的正极端连接,电容C2的负极端接地,三极管T3的集电极还通过电阻R8与三极管T4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T4的发射极与电容C2的正极连接,三极管T4的集电极接输出脚5脚和7脚,二极管D15、D16串联在一起,负极端接三极管T4的集电极,正极端接地,输出脚6脚接二极管D15、D16之间,输出脚4脚接电容C2的正极,电容的C1正极端电阻R9、R6之间,输出脚8脚接电容C1的正极端,输出脚9脚接电阻R9;整流稳压电路(32)由7809型三端稳压管、电容C3、开关K6、整流桥D Z组成,其中,整流桥D Z的输入端为1、2两脚,接交流电源12V,整流桥D Z正极输出端通过开关K6与7809型三端稳压管的输入端连接,7809型三端稳压管的输出端接电容C2的正极端,电容C3的正极接整流桥D Z正极输出端,电容C3的负极接地,输出脚3脚接整流桥D Z的正极输出端;所述的输出脚3脚接蓄电池(13)的正极,输出脚4脚接直流电源+9V,输出脚5脚接单刀双向开关的正向调节出点,输出脚6脚接单刀双向开关的倒向调节出点,并通过继电器J接地,输出脚7脚接直流电机(3),输出脚8脚接光敏二极管(11)的正极端,光敏二极管(11)的正极端通过电阻R10接地,光敏二极管(11)的负极端通过电阻R12与电源+9V连接,发光二极管(9)的负极端通过电阻R11 接地,发光二极管(9)的正极端与电源+9V连接,输出脚9脚与二极管D17的正极端连接,二极管D17的负极端接地,输出脚10脚接地;所述的1、2脚与变压器(14)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自华,未经张自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9187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