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间隙包边模具的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70741.1 | 申请日: | 200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9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乾廷;王榕慧;陈文哲;陈鼎宁;郑和坦;王火生;林锋;林存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福建宏达模具塑料厂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G06F17/50;B29C45/14 |
代理公司: | 福州展晖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亮芳 |
地址: | 35001***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间隙包边模具的设计方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利用最小功率损失准则,结合嵌件塑料熔体在窄隙长流道中的流动方程,求得了合理的合模间隙分布。该方法的实质是根据影响熔体流动的两个因素即压差流损失和剪切流损失之间的消长关系,平衡得到合理的间隙。该方法具有普适意义,对于嵌件塑料的成型工艺和模具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间隙 模具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1. 一种变间隙包边模具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确定浇注口(1)位置和数量;2).把流道沿浇注方向按弧长划分为N等分,计算各弧段型腔熔体流动局部功率损失;3).以最小功率损失准则计算得到该弧长段处的平均合模间隙;4).重复1-3步骤,计算出每一弧长段的平均合模间隙;5).获得沿弧长段变化的合模间隙的分布曲线:(1)以流道沿浇注方向到至两个浇注口弧长距离的1/2之间总弧长为横坐标,以合模间隙为纵坐标,绘出这些合模间隙点;(2)以三次样条曲线把这些间隙点连接起来,在曲线的起始端和终端利用端点相切的方法进行插值;(3)获得的曲线即为变化的合模间隙曲线,它反映了从浇注口开始,至下一个浇注口之间的一半距离的合模间隙的分布状况;重复以上步骤,获得所有的浇注口两侧的合模间隙分布,即得到整个玻璃包边模具的合模间隙分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福建宏达模具塑料厂,未经福建工程学院;福建宏达模具塑料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7074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摇施肥器
- 下一篇:作为黑皮质素-4受体调节剂的酰化螺哌啶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