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面功能化纳米微粒及其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1020.6 | 申请日: | 200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3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吕长利;高俊芳;史永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2 | 分类号: | C09K11/02;G01N33/52;C08L33/04;C08L33/26;C08L75/04;C08K9/04;C08J5/18;C08F20/06;C08F20/32;C08F20/10;C08F2/44;C08G18/08;C08F20/54;C08F12/08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东师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延军;李荣武 |
地址: | 130024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化学材料领域,具体涉及纳米微粒的表面功能化及其透明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用含氮功能有机小分子(如8-羟基喹啉及邻菲罗啉衍生物)或聚合物通过配体交换或直接原位修饰的方法对纳米微粒的表面进行功能化。功能性纳米微粒可以在合成过程中直接包覆或后配体交换合成,这些纳米粒子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质。可通过溶液共混法和原位本体聚合法将功能化的纳米微粒与聚合物复合制备透明纳米复合材料。这种功能化纳米微粒的方法可集有机功能分子和纳米粒子的功能于一体,为新型功能纳米微粒的构筑提供新途径。制备的功能性纳米微粒/聚合物复合材料在光电器件、显示器件及太阳能电池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功能 纳米 微粒 及其 聚合物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表面功能化的复合荧光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传统的水相或油相方法合成各种纳米微粒,并利用表面配体交换的方法将功能小分子或大分子配体配位到纳米微粒表面;该方法一是在合成完纳米微粒后加入功能配体进行交换合成复合纳米微粒,二是在合成纳米微粒的过程中直接加入功能配体一步实现复合纳米微粒的合成;复合微粒合成时,有机配位分子和纳米微粒的质量比为0.5~50wt%,反应温度为室温~160℃,反应时间为2~24小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师范大学,未经东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5102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