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降低轴承热效应的设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9050.3 | 申请日: | 200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6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梁波;马小梅;张增歧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62 | 分类号: | F16C33/62;F16C33/32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符继超 |
地址: | 471039***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可降低轴承热效应的设计方法是当轴承的工作条件为外圈固定、内圈旋转时,其内圈、外圈、钢球的实际温升存在明显不同,即外圈固定温升较小,内圈高速旋转温升较大,钢球的温升一般比内圈温升略高一些;温升对轴承游隙变化量的设计关系为Δur=De·ΔTe·δe-di·ΔTi·δi-2·Dw·ΔTDw·δDw;虽然钢球温升比内圈温升略高,但设计时可以将两者参数考虑一致,有利于温升较高时相对降低游隙减少量,降低轴承热效应的最佳设计方法是轴承外圈和钢球依旧采用GCr15材料,而内圈采用膨胀系数偏小的9Cr18材料,经计算分析和相关试验验证,其轴承游隙减少量可降至30~50%,内部热应力变化偏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轴承 热效应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可降低轴承热效应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轴承的工作条件为外圈固定、内圈旋转时,其内圈、外圈、钢球的实际温升存在明显不同,即外圈固定温升较小,内圈高速旋转温升较大,钢球的温升一般比内圈温升略高一些;温升对轴承游隙变化量的设计关系为:Δur=De·ΔTe·δe-di·ΔTi·δi-2·Dw·ΔTDw·δDw式中:Δur为轴承游隙变化量di为内圈沟底直径Dw—钢球直径De—外圈沟底直径,其中De=di+2·DwΔTe为外圈工作温度与装配温度之差ΔTi为内圈工作温度与装配温度之差ΔTDw为钢球工作温度与装配温度之差δe为外圈材料的线膨胀系数δi为内圈材料的线膨胀系数δDw为钢球材料的线膨胀系数根据上述设计关系,虽然钢球温升比内圈温升略高,但设计时可以将两者参数考虑一致,即内圈、钢球选用膨胀系数较小的材料,有利于在温升较高时相对降低游隙减少量;结合实际工况、成本等因素,降低轴承热效应的最佳设计方法是轴承外圈和钢球依旧采用较为普遍、成本较低的GCr15材料,而内圈采用膨胀系数偏小的9Cr18材料,经计算分析和相关试验验证,其轴承游隙减少量可降至当轴承采用GCr15材料时游隙减少量的30~50%,内部热应力变化偏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4905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