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四针状氧化锌晶须T-ZnOw表面原位合成导电聚苯胺PANi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5249.9 | 申请日: | 200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8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周祚万;王勇;陈晓浪;黄婷;胡书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30B33/00 | 分类号: | C30B33/00;C30B29/16;C30B29/62;C04B35/6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1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针状氧化锌晶须T-ZnOw表面原位合成导电聚苯胺PANi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四针状氧化锌晶须T-ZnOw于100-140℃干燥2-8小时分散到无水乙醇溶液中,加入硅烷偶联剂,搅拌0.5-3h后升温至70-95℃,恒温搅拌回流8-12h;反应产物经醇洗和水洗、干燥后分散到无水乙醇中,加入苯胺单体,0.5mol/L盐酸溶液,在冰水浴中搅拌30min,并保持0-5℃;在搅拌状态下,通过滴加方式加入过硫酸铵和蒸馏水组成的溶液,维持0-5℃反应6-8h;反应产物经过滤和水、酮洗涤后干燥得到PANi包覆T-ZnOw产物;该产物在pH=0-2的盐酸溶液中室温条件下搅拌反应6-18h,过滤后真空干燥得到盐酸掺杂的导电PANi/T-ZnOw。其导电率通过掺杂控制。 | ||
搜索关键词: | 针状 氧化锌 znow 表面 原位 合成 导电 苯胺 pani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四针状氧化锌晶须T-ZnOw表面原位合成导电聚苯胺PAN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a).将四针状氧化锌晶须T-ZnOw于100-140℃干燥后分散到无水乙醇溶液中,加入硅烷偶联剂,搅拌0.5-3h后升温至70-95℃,恒温搅拌回流8-12h;反应结束后,过滤所得固体依次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洗涤后置于40-100℃烘箱中恒温干燥10-24小时;(b).上步骤所得产物分散到无水乙醇中,加入苯胺单体,0.5mol/L盐酸溶液,在冰水浴中搅拌30min,并保持0-5℃;在搅拌状态下,通过滴加方式加入过硫酸铵和蒸馏水组成的溶液;维持0-5℃反应6-8h;反应产物经过滤和蒸馏水、丙酮洗涤后,在真空干燥箱内于60℃条件下干燥得到PANi包覆T-ZnOw产物;c).(b)步骤得到的产物在PH=0-2的盐酸溶液中室温条件下搅拌反应6-18h,过滤后在50℃下真空干燥8-48h,得到盐酸掺杂的导电PANi/T-ZnOw。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4524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测和定位飞行器夹层结构中的水的系统
- 下一篇:绝缘导热金属基材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