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质毒性生物传感器的微生物电极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6317.5 | 申请日: | 2008-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1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江;夏四清;陈玲;赵红宁;王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G01N33/18;C12Q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龙梅 |
地址: | 20009***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水质毒性生物传感器的微生物电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按重量量取冷冻干燥的大肠杆菌40~100份,酵母菌20~80份,亚硝化单胞菌40~60份,将三种菌混匀得到混合菌体;然后取混合菌体0.3~1.0g,加入200~500μL 0.85%氯化钠溶液,用灭菌牙签将菌体搅匀得到混合菌液;在碳电极的工作区域周围粘贴双面胶带;用移液枪汲取5~10μL混合菌液,涂于碳电极工作区域,于室温下暗处晾0.5~2.0h后,将聚碳酸酯膜覆盖在晾干的混合菌上,通过双面胶把菌体密封固定制得微生物电极;最后将其置于冰箱4℃放置24~48h后待用。本发明制得的微生物电极,大大提高了生物传感器水质毒性分析的灵敏度和重复性,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可实现生物传感器电极的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仪器分析费用。 | ||
搜索关键词: | 水质 毒性 生物 传感器 微生物 电极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水质毒性生物传感器的微生物电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量取冷冻干燥的大肠杆菌40~100份重量,酵母菌20~80份重量,亚硝化单胞菌40~60份重量,将三种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菌体;然后取上述混合菌体0.3~1.0g,在混合菌体中加入200~500μL 0.85%氯化钠溶液,用灭菌牙签将菌体搅匀得到混合菌液;接着,在清洗干净的生物传感器的碳电极的工作区域周围粘贴双面胶带,用移液枪汲取5~10μL混合菌液,涂于碳电极的工作区域,于室温条件下在暗处晾0.5~2.0h后,将聚碳酸酯膜覆盖在晾干的混合菌上,通过双面胶把菌体密封固定在碳电极工作区域制得微生物电极;最后将其置于冰箱内4℃放置24~48h后待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3631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