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池式钠冷快堆事故余热排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20310339.7 | 申请日: | 200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67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徐銤;刘莲萍;杨福昌;叶原武;余华金;刘嘉一;唐龙;许义军;杨志民;张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21C15/18 | 分类号: | G21C15/18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10241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属于钠冷快堆的安全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池式钠冷快堆的事故余热排放系统。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事故余热排放系统,它有两个特点,其一是独立性。该系统是一套独立的热传输系统,它有自己的一回路和二回路,能不依靠主热传输系统就能将堆芯的剩余释热导出。其二是非能动性。该系统的一回路和二回路以及流过空气热交换器的空气均采用自然循环的方式运行,并且在系统的主管道中不设任何阀门,只有空气热交换器的进、出口风门是能动的,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本系统的非能动性。总之,本系统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事故工况时,能够有效地将堆芯的剩余释热排出。 | ||
搜索关键词: | 池式钠冷快堆 事故 余热 排放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池式钠冷快堆事故余热排放装置,是由热交换设备及相应的主管道(7)和测量、控制仪表组成的环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设备是由独立热交换器(5)和空气热交换器(3)串连而成,其中独立热交换器(5)的下部反应堆容器(6)的钠池中,空气热交换器(3)外连拔风烟囱(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2031033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驱动桥悬挂系统
- 下一篇:具有耐磨内衬管的输送软管